羊君 发表于 2019-6-9 21:54:55

与墨香同行

    文\浙江石油   金小盼

    宁静而又稍显喧闹的夏夜伴随着雨声,朦胧雨雾将初夏的夜晚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美景如画映楼台,姹紫嫣红争雨露,比翼双飞鸟儿鸣,雨中独步人徘徊。”如此景色,与墨香交相辉映。

    随兴而起,撑伞漫步缥缈的公园,穿过重重雨帘,一位大爷驻足于假山旁,凝望着湖中的红鲤出神,颇有世外高人即将挥毫之感。此刻在我看来,多像古人笔下的一幅田园佳作。

    雨幕声声催人归,夜雨幽幽寄遥思。不知曾几何时,我喜欢在夜晚看书、发呆、冥想、随意下笔,尤其是在雨夜。当初在外求学时,一遇到雨天,我就会难得早起,捧起书本,临窗而坐,静听雨声,沉于书本。那时的我,经常在想,那些著名的诗词是不是就在这诗情画意的美景中,诗人们随感而发,一挥而就的呢。而在那些诗作中,又有多少是由思而起,缅怀思念的呢。每当夜深人静,夜雨相伴的日子里,我总爱躺在被窝里,想着家乡的人与景、以及母亲的拿手菜。虽是一人在外,却因有清雨的相伴,倒也不觉得孤单。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诗人李商隐借此表达着思念与寄托,表达对亲人的怀念。现如今,这首诗歌却是年轻人表达朦胧浪漫感情的推手,用前人的笔墨之情体现朦胧的美丽感情。

    想当初,没有现如今的通信工具,表达思念的唯有那薄薄的一张信纸,所有思念与寄托一股脑的跃然纸上,千里传书,笔墨幽香。每当闲适的雨夜,我总爱在桌前对远方亲人或朋友话家常,写的是近来的生活、发生的点滴趣事,平淡而又翔实,在信的最后,写一句我又在挥毫了。现如今,早已不用信纸泼墨,被快捷的通讯方式取缔。但我还是保留着在用笔墨寄情的习惯,没有特定的收信人,也从不曾寄出去过,只是想用笔墨留些下什么来表达当下的心情,将彼时的心情详记下来,或许多年后,打开这些信,哪怕是闻着墨香也是一种享受吧。

    雨不停歇的下班路上,人行道上走过形形色色的人群。有打着伞抱着孩子的、携手归家的情侣,他们撑着同一把伞,无一例外的是撑伞人尽可能地把伞往另一个人头上伸。我会心一笑,想必归家的他们,在这个雨夜不必寄思怀念,应是怀语话温馨。用相机记录下眼前一景,虽不及笔墨来的有诗意,却是更透彻。

    似水流年的青春年华,历经光阴荏苒,世事变迁,雨夜的小街从未变过,依旧独立于此。走过雨中的小街,静听雨打落叶的声音,间中仿若听到落花成泥之音,又仿佛是花开的绽放之语。临窗倾听原生态的雨夜交响曲,雪白的信笺散发幽幽墨香,与我携手同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墨香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