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慢生活”
文\江汉油田孙海萍 黄朝霞“慢一点,活在当下。”这是我读日本作家过信一的小说《慢生活慢美好》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我从1996年2月走进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原新周作业区,23年来,就再没有挪过“窝”。尽管单位名称从新周作业区——新周采油管理区——采油服务四区;尽管这23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注水管理;尽管这23年,从年轻姣美的脸庞到银丝挂在发际,鱼尾纹铺满眼角,但是,我始终甘之如饴,沉浸在快乐美好的“慢生活”中。
我理解的慢生活,是一种“闹中取静”,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心境。我们从事石油工作,既要接受工作高强度、高效带来的“快”,更要能静下心来,发现享受生活中的小美好,小确幸,体味“慢”的悠然自得。借着这次采油厂女职工读书征文活动,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新周的“慢生活”片段。
最开心的事
2008年12月,我被聘为高级工程师,这是对我多年工作的认可,也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啦。注水井管理,需要勤跑一线,勤到现场,检查监督技术方案执行情况,现场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
20多年来,一身工衣、一顶草帽还有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成为我的上井标配。无论烈日炎炎、狂风暴雨,无论脸被晒黑、脸颊晒出斑点,但是我很满足:因为我亲眼见证了采油厂新技术第一次应用在新周:第一根玻璃钢油管下在新94井,第一台清水站的纤维束过滤器在周21站试运,第一台智能流量计在老2-4-8井试用,第一套超高压自动放套装置在周16斜-6-2井使用等等。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心中始终有责任感,仔细留意工作细节,录取生产中的参数,将技术管理中的思考付诸笔端,撰写的《降低油田注水系统能耗的实践》论文荣获中石化油田分公司统计分析大赛一等奖,根据老二站实际情况撰写的《老二站灌注分离,完成注水指标》获采油厂“金点子”一等奖等等。
最喜欢的事
我曾当过教师。也正是因为有这个经历,所以我尤其喜欢与年轻的技术员们交流,看见他们,就仿佛是迎接新学生。尽管他们的理论知识比我多许多,但是我在工作上像老师一样严厉。在生活中,因为年龄与他们父母相近,又非常愿意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特别在婚恋方面,我给他们牵线当红娘,提出建议。这些年,我带过的青年技术员有的走上了副处级岗位,成功介绍的2对夫妻家庭幸福美满,看着共事过的技术员们成长进步,真心替他们高兴。
最幸福的事
谁说“小确幸”不如“大欢喜”?
四十五岁以后,我忽然发现,自己能够拥有的,都是这样的“小确幸”。
我的宝贝独生女不在油田工作,做母亲自然牵肠挂肚。现在女儿结婚了,有女婿相互照顾,我心里幸福、踏实极了。
电话响了。随手接听,话筒里传来的声音特别亲切。原来,给我打电话的人,就是自己刚才想念的那个人。于是,乐不可支。
一直喜欢跑步。报名参加了江汉油田跑步协会,和跑友们打卡训练,速度提高很快,参加了武汉马拉松赛,在快到终点时,抬起沉重的双腿,一步步坚持下来。当看着道路两旁的人们呐喊加油,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冲刺。跑完全程的那一刻,真是感慨:人生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你就会发现,其实,人生也没有那么难。每一个人都有坚定的信念完成这段路程,就像我们的人生。于是,窃喜不已……
最不舍的事
明年要退休了,23年在新周生活的光阴,让我依依不舍,即便单位名称如何变化,我依然习惯说自己是“新周人”,始终心怀“新周”情结,更让我不舍。有人说,退休是慢生活的开始。在我看来,慢生活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状态。只要用心去享受生活的美好,享受每一杯茶的滋味,享受每一次的相聚,享受每一次累并快乐的工作,专注于每一个当下,以平静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慢生活,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