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亮色】卓越绩效管理创海峰优秀团队——王婧
卓越绩效管理创海峰优秀团队【管理亮色】
■ 王婧
8月4日下午16时,笔者走进山钢集团莱钢炼钢厂行车车间行车三班,该班班长崔海峰正在接待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海峰团队现有36名职工,承担着该厂老区1—4#连铸机中间跨、出坯跨11台行车的操作与维护,负责铸坯吊运、配合铸机检修等工作。2008年初,该班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方法,建立了《行车三班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激发创新潜能,推出了《运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动海峰团队持续发展》创新成果,促进了班组快速发展,2010年1月获得莱钢班组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其管理模式为:
目标指标化:班组设立班组经济技术指标对标模型、班组荣誉对标模型、个人对标模型,其中班组经济技术指标对标模型从安全生产、班组建设、素质提升、平安建设四个方面设立一个个小指标;班组荣誉对标模型,是指班组针对安全生产、平安建设、女工计生、党团工会四个方面,将2009年度取得的荣誉与 2010年度取得的荣誉进行季度对标;个人对标模型是从个人愿景实现率、设备故障停机率等9个方面进行对标。
指标数字化:是指三种对标模型分别将对标计划、历史最好水平、对标目标、月度完成情况,均进行数字量化,使指标一目了然,根据量化指标制定具体措施。
管理模式化:该班通过各项管理经过系统思考,逐步形成了1145667管理模式,1是指围绕“安全生产”一个中心;1是指达到一种自主管理的境界;4是建立愿景、学习、创新、管理四大体系;5是优化反思平台、创新平台、共享平台、沟通平台、超越平台五个平台;6是确保上班冬天夏天一个样、白天夜晚一个样、雨天晴天一个样、有检查与无检查一个样、领导在与领导不在一个样等“六个”承诺;6是完善工作评价、量化检查、反思共享、信息反馈、各种激励、班务公开六大机制;7是实施行为规范军事化, 基础管理制度化、班组管理模式化、现场管理标准化、操作管理规范化、成本管理目标化、综治管理系统化。
模式个性化:是指该班结合班组实际,制定出了具有特色、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30余项管理制度,通过日督促、月检查、季考评等措施,强化团队自身建设,加强对职工自主管理的教育力度。该班以四个体系为支撑,塑造了以“海纳百川、峰峦雄伟”为特色的“海峰”团队文化体系,特别是通过持续的创新、自我超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个性化、系统化、哲学化的综合管理模式。
首先:达到相关方满意。该班确定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与相关方处理好关系,使之满意,定期与相关工序进行协作交流,消除配合上存在的各种误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是侧重自我、标杆、对手三个评价。自我评价是通过设立评价标准对班组各项管理、任务完成目标及历史最好水平定期评价;员工个人设立评价标准对自己每月工作表现及历史最好水平定期评价。标杆评价是指该班设立先进班组为标杆进行对标评价;员工个人设立先进个人为标杆对自己每月工作表现评价。对手评价,是指该班与先进班组定期交流学习,让先进班组给予评价;员工个人跟班组榜样学习查找自身差距。
第三是将结果控制变为过程控制,该班以《卓越绩效管理评价准则》为标准,每月都按确定的工作目标和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确定控制的标准,并进行科学的组织,及时分析偏差、纠正行动。该班通过对各种矛盾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促进了班组、个人实现工作目标和持续发展。
第四是将缺陷视为“美”,该班引导班组成员牢固树立“问题是资源”、“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的理念,通过理念引导,大家都把缺陷看作是班组、个人改进提高的机会和工作是否存在问题的一面镜子,促进了班组成员整体素质提高。班组员工职业资格取证率、特殊工种操作持证率100%,至今班组培养出6名行车技师、10名行车助理技师,3名员工获“莱钢技术能手”称号、6名员工获炼钢厂“技术能手”称号,员工素质大幅度提升。
“海峰团队”如今实现设备开动率、设备点检合格率、服务质量满意率、现场达标率四个百分百;先后有《1-4#机出坯跨走廊走台板统一整治与防腐》、《优化旋转吊的操作模式》等40余项改造创新分别获得该厂工作创新一、二、三等奖。 祝贺王老师! 尊敬的夏老师您辛苦了!!!
热烈祝贺上稿的老师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