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6-15 20:28:31

渔家的孩子

    文\江汉油田清河采油厂陈辉


    不是因为参加野外徒步,我想我可能是走不到这里。面前一座青瓦小屋,斑驳的墙面,有青苔漫延,而屋顶可见微风中摇摆的小草。院内一角,摆放着一条破旧的小船,几只小鸡悠闲地在院中走来走去,不时传出几声嘀鸣,屋门口,站一孩童。

    我们一行野外徒步的朋友,来到这里,准备借这农家,休息且自助午餐。显然,孩子瞪大了眼,怯发起来,一转身,跑进屋内。近前找到主人,乃一普通妇人,说明来意,妇人热情地答应下来。于是,大家放下包袱,找出各自准备的自备午餐,一回头,我看见那孩童紧紧靠在妇人身边。

    拿出一把巧克力,走向前,送到孩子面前,吓得孩子一下躲在妇人身后。“对不起,孩子没有见过什么生人”妇人赶紧说道。

    一笑中,我把巧克力放在灶台上,“谢谢大嫂!请帮我们烧点热水。”

    得空,有时间仔细打量着这小屋,一卧室,一客厅,一火房组成了一个家,屋内简洁,没有电视,连灯都没有。内墙面也早已风化,不少脱露处,显出一排排青砖,一盏油灯孤独地立在一个旧木箱上。

    来到屋外,忽然看见那孩子提着一小水桶跑回来,径直奔向后屋,我尾随而去,只见屋后有一池,孩子把小水桶一倒,但见几条小鱼欢蹦乱跳地闪现在眼前,然后就进了水池。走向前,看着孩子,又望着池中,有些鱼,或大或小地在游动着,拍拍孩子的肩膀说道“这是江鱼呀!”

    孩子一抬头,“是我爸爸在江里打的。”

    有招呼声传来,大家已经就着烧好的热水,泡方便面了。孩子用好奇的目光盯着那些五颜六色的包装塑料袋。我问起妇人,家里经常吃鱼吧,不知是否我的话不对,妇人脸色尴尬,转身回到灶房。惊异中,我发现孩子仰头看着什么,我才注意到房梁挂着一条干鱼。

    “想吃吗?”我问孩子。孩子点点头,可马上又摇头,“我吃了就没有钱上学了。”

    大家一听这话,都放下碗筷,抬头看着那干鱼,忽然有同行中的女同志呜咽起来,我心底一酸,眼睛湿润。这就是我们的农民,一个贫苦的家庭。

    找来妇人,一了解,才知道,孩子他爹因为家里穷,到了中年后才娶上媳妇,并好不容易有个孩子,一家主要是靠孩子他爹风里雨里打鱼为生,孩子八岁。

    时下,都市里的人都有几分兴趣往农家跑,吃什么农家饭,品什么原味鱼,也许城市里的人工食物,早就让人厌烦,也许城市里太过喧闹,走向自然,就成了时尚,可我们的农民兄弟凭的是自己的劳动,得一点微薄收入而养家糊口。

    由于环境生态的恶劣,鱼越来越少,所打不多的鱼,由于是江鱼,可以卖个好价钱,平时家里一条都舍不得吃,挂在屋梁上的干鱼还是准备用来年底招待亲戚的。

    妇人含着泪:“我们没有文化,不能再苦了孩子,每天孩子爹吃在船上,就是为多打点鱼,好让孩子上学。”

    看着一身补丁的妇人,望着瘦小的孩子,打鱼的没有鱼吃,长期的营养不足就像这贫苦的家,让人痛心,而屋梁上的干鱼,它还有泪吗?

    沉默,大家沉默着,然后,全都不由自主地掏着衣包,把各自能拿出的钱,放在主人家唯一的小桌上,妇人慌着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大嫂,就算我们给孩子的,以后让他好好上学。”

    “狗娃,快磕头,谢谢叔叔阿姨!”

    我一把拉起孩子,紧紧搂在怀中,眼睛却盯着屋顶的那条干鱼。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6-19 06:49:20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9-6-19 19:50:05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渔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