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事故与安全的关系存在严重误区
河南某公司的处罚方式我认为很不合理,这表明管理者对安全的认知过于肤浅,存在事故与安全关系区分的严重误区,表现在把事故的对立面当成了安全,用简单的线性思维来替代事故背后超复杂的社会协作和人性博弈。所有的事故都可以叫安全事故,但所有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安全问题。“安全”仅仅是凭空臆想出来的关联修饰词。
一个最简单的设备故障问题: 如果是产品质量差,也许是财务部门批准的安全预算不足,导致只能采购便宜的产品;如果是产品设计缺陷,也许是供应商管理 部门的采购标准或验收不严格;如果属于超负荷运转,也许是生产管理部门未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严格执行; 如果由于维护保养不当,也许是设备管理部门的维修保养计划失效或维修保养人员技能不足。可我们却自作聪明,通通将其归纳为安全问题,谓之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一个员工的意识和技能问题: 如果是经验不足,也许是人力资源部门未开展岗位能力需求评价或者招聘把关不严;如果是知识储备不足,也许是培训部门未根据岗位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或者培训实施效果;如果是思想情绪异常,也许是企业宣传或文化部门与员工沟通的频度和深度不够,未及时发现员工心理问题并疏导;如果是执行力不强,也许是上级主管的领导力弱、监督不严格或者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然而,我们再次自以为是,恨不能将这些问题都与安全挂钩,称之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是企业管理的综合反映,也是检验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 这是刚刚上任的安监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普在调研唐山钢铁集团时强调的一句话。
企业的每一名员工、每一个生产任务、每一项经营活动,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安全绝不独立于生产经营而单独存在! 正如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安全”,说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安全”。
人性永远是自私的,是害怕承担责任的。当事故或隐患出现时,所有人一口咬定这是个安全问题。
惯性思维引导大家一致认为:安全问题应该由安全人负责。众口铄金,其力断金。事故和安全,因此构成了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错 综复杂的安全认知差异。安全认知差异越大,社会的安全管理水平就会越低,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就越高。
安全+事故,这两种状态基本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的人生,要么处于安全当中,享受快乐无忧的成长和工作,直至幸福终老;要么处于事故当中,忍受不同寻常的悲伤和苦痛,甚至就此中断人生。 安全管理遵循的规律是“自助者天助也,自弃者天弃之”!(赖宏升)
Re:【观点擂台(反方)】事故与安全的关系存在严重误区
《班组天地》的观点擂台中观点的阐述自然重要,但是如果能结合现实中的案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就会更加令人信服,建议赖老师增加一些真实案例,佐证自己的观点。回 1楼(为生歌唱) 的帖子
好的 笔者所在的河南省煤气集团公司义马气化厂在安全管理方面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明确各级领导、各岗位员工的安全岗位职责,对出现违章行为或微小事故的员工,首先要查查有没有进行安全培训、该员工是否做到“五清楚”,即“清楚岗位安全职责、清楚本岗位的危险因素和风险、清楚本岗位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措施、清楚本岗位的安全隐患、清楚本岗位的应急处置措施”,如果培训并考试合格,则与安全员没有直接责任,就要进行具体原因分析,属于生产误操作的由生产部担责,属于设备润滑管理不到位的由机动部担责,属于业务素质低的由人力资源部担责,属于阀门材质类问题的由供应部担责,通过精细化闭环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事例是指某单位发生的某起安全事件中,安全员的职责和员工违规之间都是如何按照规定被处罚的事例。观点擂台面对的读者是职工,所以这样有理有据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建议多看看以往话题中被选中的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