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日濮洛管道建设工地“一枝梅”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在日-濮-洛长距离管线建设大军队伍中,有一位来自物资供应中心的高级工程师,人称供应管理“一枝梅”的李淑梅。她善于学习创新,用制度管理,用平台操作,使甲方供应的主材订货控制在设计总量范围内,热弯弯管目前无一剩余。项目部负责人感慨道:李淑梅不愧是一位实干加巧干的最美劳动者,一枝盛开的梅花。
用制度管理先立“规矩”
1970年出生的李淑梅,6年前从检测公司调入物资供应中心,机械专业毕业,曾经干过设计技术、设备采购、计划与过程控制的她,是负责长距离管线物资供应的最好人选。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8年,李淑梅被选派到日-濮-洛原油管道工程项目部,全面负责项目的物资供应工作,这是近几年公司路由最长、投资最大的管道建设项目。面对全新的挑战,李淑梅信心满满地向领导保证:“来物资供应中心的这几年,我向师傅们学会了不少物资供应要领,我有信心能把项目部的物资管好!”
话虽这么说,李淑梅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毕竟是796公里的管线工程,自己从来没有负责过这么大的工程物资供应工作。自接到委派任务,李淑梅就开启连轴转模式,她像上劲了的发条,工作一刻不停。那段时间,我跟李淑梅在一个办公室,她的电话像服务热线似的,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基础设计什么时候审查?可不可以先把料表发给我?”“要按时开工还是得提前订货?我们赶紧商定个数量。”……繁忙的工作背后,是项目部物资工作的有序推进。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日-濮-洛原油管道工程共有5个项目分部、7家监理单位、25家施工单位。面对如此多的参建单位和人员,制度落实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对物资供应专业来说,各项制度流程要求非常严格,做好工作需要各方通力配合。因此,李淑梅到项目部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公司的制度标准,吸取管线建设物资供应的经验做法,制定了《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工程项目部物资供应管理办法(试行)》。即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各项工作细则、细化管理流程、分解部门职责,搭建起项目部物资供应管理体系框架。
规矩有了落实到位是关键。为了确保项目开工后的物资安全性、及时性、经济性供应,必须向参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宣贯这些物资供应管理制度。要做到这点,李淑梅认为培训是最有效的方法。由于白天电话不断,需要处理的业务太繁杂,她只能利用下班时间,花了近一周的时间,整理制度要点、工作规范,自制培训课件。课件内容包含了需求计划提报、物资现场验收、收发存管理、乙供料规范采购、易派客操作、剩余物资管理等针对性内容。紧接着,李淑梅给项目部领导汇报,采取集中和走下去向各参建单位进行宣讲培训,使物资供应制度落地生根。通过运行,这种管理方法得到各参建单位和项目部领导的一致认可,并强化执行。
管件弯头有了“身份证”
日-濮-洛原油管道工程,整个项目前期很长一段时间只有李淑梅一人负责物资工作,在从采购策略开始到整合需求、跟踪进度、到货验收等各项工作,都投入了极大精力。怎样才能做到物资需求及时、准确,保障物资供应?李淑梅唯一的办法是创新、巧干。
首先,她按照项目部领导的要求,开发了工程建设系统物资管理平台,实现了项目物资管理的信息化。这个模块包括了需求计划、发货通知、到货验收、安装位号、供应商等重要信息,实现了由手工台账,向在线台账的升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各施工单位打开平台,信息都在其中。这个平台各类信息由李淑梅和施工单位分别维护,减少了她自己的工作量,也保证了信息准确、实时共享。由于不少施工单位的材料员都是兼职的,忙起来顾不上看群里的信息,对工作平台使用不熟悉,致使一度上下信息不畅。李淑梅一是通过微信等对材料员进行辅导,二是利用去施工单位办公的机会进行单兵教练。近日,她到线路三标段中原建设公司办公时,与材料员王佳对照平台一一辅导,对方收获很大,表示一定利用好这个平台管好材料。
其次,统一各施工单位物资需求的物资ID编号,这样每项物资就有了“身份证”,做到全过程管理。就拿管线建设的管材和弯管需求量来说,全线大致需要管材66300多根、弯管1500多个,其他设备材料数量也不少。怎样做到量大不乱,了如指掌?李淑梅都要与设计和各施工单位充分沟通核实,落实需求后利用平台集中上报同类物资需求,分批多次领料,为集中采购提供便利,减少重复工作。她充分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的ID这个唯一线条,串联起项目现场、供应中心和供应商,这样方便了查找。只要您想了解一项物资的采购动态,只要报出需求计划号和“ID身份证”,马上就可以查到。同时,为了摸清项目各种壁厚、防腐形式的管材需求,李淑梅先后三次驱车跑遍管线建设现场,与各家施工单位分别进行工作对接,做到精细管理,避免差错。
几个硬招切断余料“生成后路”
长距离管线建设,以万字计算的管材管件等物资,发生余料是正常的。但做好工作,使之少发生、甚至不发生,是李淑梅的追求,也是物资供应管理的最高水平。在谈到余料的管控时,李淑梅动情地说:“两三支弯管就顶我一年的工资了,如此贵重的物资,可不想在我手里造成浪费!”
在管好余料上,李淑梅动了脑子、使出了招数:首先是梳理施工图纸、技术协议,对项目物资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本来含在系统内的甲供物资划为乙供物资而重复采购。其次,她要求各家施工单位建立余料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一旦出现变更剩余,及时统筹其它标段需求,内部调剂使用,不造成余料。正是通过不断的精细化管理,极大地减少了物资浪费、节约了工程成本。以热弯弯管为例,5月31日,由于改线最后剩余一支φ762*12.7壁厚的57度热弯弯管,被她调剂到线路7标使用了,目前管线主材控制在设计总量范围内,热弯弯管无一剩余。李淑梅说:“我把余料上经常挂在心上,再忙也要统筹好,不然一旦出现余料就是失职呀!”
(管道公司 朱志敏 李庆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