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喜讯】细化等级:创新员工学技的激励机制
【技工喜讯】新年带给技工新惊喜:技工晋级改革获得成功!国家传统的5级资格考试,被细化为11级,原先吃力地“攀爬”改为不费劲地“一步一登”,技工们开始体验凭自身能力“拾级而上”的乐趣
细化等级:创新员工学技的激励机制
■杨锦竺唐国耀陈峰 一凡
【新闻事件】15名技工齐欢呼:我们考级成功了!
1月10日,重庆松藻煤电公司机修总厂的敖敏、王政强、谢儒荣等15名技工心情异常激动和兴奋,就在这一天,他们拿到了钳工中一级、高二级、焊工中一级、高二级的重庆市细化企业职工职业资格等级技能卡。做为重庆煤炭系统获取新卡的第一批人,他们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他们的成功晋级,标志着公司细化等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为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力培养技能人才,自2006年6月起,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细化企业职工技能资格等级试点工作,把原先国家传统的职业资格五等级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变为现在的初一级、初二级、初三级;中一级、中二级、中三级;高一级、高二级、高三级;技师和高级技师11个等级并与待遇挂钩。决定在松藻煤电、长安集团公司、重庆轨道交通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试点。
松藻煤电选择了技工较密集的机修总厂试点。根据职业资格等级考评条件,申报中级及以下等级考评的工种,原则上不受从事本工种年限的限制。申报高级工考评,需取得中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工作2年以上方可申报。考评则采取工作业绩、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三项考试。通过一年多的细化等级考试,有15名技工晋级成功,并于今年1月10日拿到细化等级技能卡。
刚获钳工高二级的技工王政强深有感触地说:“过去,考级梯步太难跨越,现在细化后,爬梯步平缓得多,考起来容易得多。”
技工们普遍感觉说,过去,每次晋级需要5~10年的专业工作时间,考试时间跨度大,难度大。现在考级从事专业时间缩短为2年,考级难度也有所下降。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唐国耀形象地把考此比作学生考学:“过去的考级就如要求初中生必须考上重点高中,成功比例很小。而现在则不用一步到位,考不上重高,可考职高、考普高,待机会成熟再上大学。同样,考高级也有一个缓和的过渡期,不至于一棒子把人打懵,使其丧失考级信心。”
据机修总厂厂长翁益祥介绍,细化等级试点以来,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高涨了,安全事故为零。今年,该公司将在矿区范围内推广,把细化等级应用到采、掘、机、通、运等几十个工种上,全面提升技工素质。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规定:从2008年1月起,考级成功被聘者,将享受相应的待遇。凡是受聘的中一、二、三级技工,每月享受30~50元津贴,更高等级则享受更多津贴。考级合格者还可报销鉴定费、书本费等。今年,公司将拿出60多万元奖励技工星级人才。
政策到位,技工对未来发展看好。运销部钳工肖勇说:“有良好的政策,丰厚的待遇,考级如此细化,让自己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奋斗目标,可以按计划一步步实现自己当一名优秀工人的理想了。”
技工们纷纷说:考技师是自己的金字塔目标,有了细化等级考试,就不再畏惧,就有了攀爬最高目标的动力。
据悉,松藻煤电公司已拟定细化技工晋级的长远规划:今年将对1400名技工进行细化等级鉴定,到2010年,要对技工总数50%的人员进行细化等级鉴定,技师人才从现有的55人,增加到上百人,从而筑牢煤矿安全屏障。
【笔者评说】激励更有效:缩小晋级台阶跨度
技工匮缺的日子在许多企业持续了不是一年两年了,至今,笔者还常常看到报道诸如此类消息的新闻。当许多企业管理者采取了各种办法调动员工学技积极性却收效难达预期后,才蓦地发现,技工晋级台阶高、跨度大,使学技工人望而却步,这是羁绊大家学技脚步的重要因素。常听员工们聊天说,谁不想当能拿年薪五万十万甚至二三十万的高级技工啊,可台阶太高,自己本事不够,没辙啊!
在市场化的今天,物价飙升,消费剧增,子女上学、住房、看病、赡养老人等开支颇大。有员工说,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但怕学技术。因为,按照传统的五级考试方式,每晋一级需5~10年,且成功机率很小。而应对每次考试,需耗费技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考试失败,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让人丧失重考信心。对多次考试晋级失败的员工打击更大。
有技工认为,传统的考级,犹如鲤鱼跳龙门,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他们不能为了完成爬珠峰式的晋级而耽搁了照料家庭,所以,望“级”生叹后就只好转移心思,把精力放到其它挣钱门路上。比如笔者认识的一些员工,他们下班后再去跑摩的、摆小摊,挣点小钱贴补家用。
技工不愿学技术,却给企业带来困境。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国内不少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都与技术落后、缺乏技术人才有关。
令人欣喜的是,松藻煤电推行的细化等级、给各档次的技工搭建跨越桥梁的做法,为跳“龙门”的技工铺设了更密的阶梯,让大多数技工看到学技希望、循序渐进成长。这无疑是让企业与技工双赢之举。尤其是在改革开放30周年、企业对实用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更大的今年,其做法值得称赞,值得推广。 热烈祝贺!!! 好图!从整体上看,图片的构图、现场氛围都很棒。 祝贺! 谢谢各位老师关心! 夏老师,您辛苦了 祝贺! 恭喜恭喜杨老师又上大作。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