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7-25 20:12:37

爷爷的“故事会”

    文\西北油田分公司张雅梅

    自我记事起,就对爷爷的“百宝箱”记忆深刻,在这个破旧箱子的箱子里装有:发黄的邮票、破旧的工具、各种毛主席像章、还有弹弓等小玩具,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本油印的三字经,这本陪伴爷爷四十多年的三字经也成为我的启蒙读物,爷爷常常把我抱在怀里,抓着我的小手认读书上的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在认字的同时,爷爷将中国古代历史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灌输给我。

    爷爷上小学的年纪恰好赶上特殊年代,不得不辍学在家,靠借隔壁秀才的书籍完成小学学历。缺乏正规教育的经历反而让爷爷很重视读书,家中崇尚读书的风气一直很浓。爷爷常说:“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缺乏玩具,而是缺乏精神食粮。”

    小时候,满肚子故事的爷爷似乎自带磁铁,每天爷爷走到哪儿,我都会跟到哪儿,就像爷爷的“一条小尾巴”, 爷爷讲的各种故事丰富了我的童年,拓宽了我的世界。

    小时候我吃饭总把米粒撒的满桌都是,有一天,他给我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给我讲了古诗背后的故事,从那以后我吃饭特别认真,每当有米粒掉到桌上,我都会捡起来吃掉。

    慢慢地我长大了,爷爷的故事题材也越来越广泛。我至今还记得爷爷讲季文子勤俭节约的故事,故事中的一个小片段令我记忆犹新:“一个季文子虽然出身鲁国贵族,地位显赫,但他生活节俭、尽忠报国,仲孙它曾经劝谏 他说:您担任鲁国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妻子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会认为您很吝 啬,这样也让国家不光彩啊!文子说:我也不愿意那样,然而,每当我看到国家的百姓吃着 粗粮,穿着破旧的衣服,我就不敢不节俭,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季文子以身作则,开启全国俭朴风气的盛行,这个故事也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不买名牌,纸张双面使用,极简主义生活让我的内心富足.

    爷爷讲的故事不仅仅是故事,其实更多的是把他一辈子的人生感悟与经历也融合了进去,所以,感觉特别耐听、有味。

    我上学后可以自己读故事,爷爷的故事逐渐变少了。但是每次放学回家,我都第一时间去找爷爷,爷爷总是乐呵呵地询问我在学校发生的事情。有一次我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察觉出我情绪不高,爷爷就给我讲卧薪尝胆的故事,于是我调整学习方法,拿出更多的时间针对薄弱科目,最终在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如今,爷爷的故事已经填满了我的记忆,融进到血液里.等我老了,我也要戴着老花镜,坐在葡萄架下,给自己的小孙子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爷爷的“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