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耀眼的国旗红
文\江汉油田饶席容无论你是置身戈壁沙滩,进入黄土高原,还是来到茫茫盐碱滩,总可以见到一抹红在穿梭, 在风霜雪雨、烈日当空的井场跃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显得是那么威武不屈,而他们不是别人,是普通的石油工人,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干着平凡的工作,却又演绎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不凡。
从某种意义上讲,石油工人的红工衣就如同军人的军装一样,是石油工人的一个重要标识,他们中有的人穿红工衣进京参加劳模会,有的人登上国家大舞台参加演出,红工衣是石油工人的骄傲。
然而,石油工人的工衣却经历了一番漫长的演变。20世纪80年代,石油工人的工衣还是灰色的,单工衣的两个肩头都垫有厚布,而棉工衣上有“四十八道杠”,因为肥大臃肿,中间有两根长带子,可以将棉工衣捆紧,便于冬天御寒。
到了20世纪90年代,石油工人的单工衣分为秋装与夏装,秋装与过去相差不大,但夏装很轻薄,天蓝色的,透气性能好。“四十八道杠”的棉服没了,棉工衣变成内胆加外套的组合装,去掉内胆,棉工衣就变成了单工衣,相比过去方便得多。
进入新世纪,红工衣真正登场,劳保性能不断完善,衣兜与袖子设计日益合理,后来在前胸、后背装上反光条,便于夜间施工。工衣的材质也由混纺变为纯棉,透气性、安全防护能力均有提升。
尤其是2012年后,中石化对工衣进行统一规范,结束了各油田工衣“混搭”时代,工衣除了保留反光条,还增加了防静电、防溅水、防油污等功能,左胸有一个插放个人信息卡的小口袋,更加有利于现场管理和安全防护。
尽管石油工人的工衣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但不同时期的石油工人对工衣均情有独钟。我刚上班时,单位里有专门缝补工衣的地方,一些老工人经常拿工衣去补,而发给他们的工衣却一直放到箱子里,只有开会、过节、迎接上级检查时才穿。
我喜欢摄影,单位的一些老师傅要退休了,大家难舍难分,无论给他们送什么,他们也愿意接受,但当我将他们穿工衣的照片整理好,打包发给他们后,他们往往却如获至宝,精心地珍藏。
红工衣,那一抹耀眼的国旗红,是石油工人的一种重要标识,是大庆精神的传承,尽管每一件红工衣都演绎不同的人生故事,但却诠释着每一名石油工人无私奉献、拼搏进取。一身红工衣,一抹国旗红,永远是最美的风景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