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建筑工地
文\十建公司 王丽雪南水镇,位于珠海市的西南部,古时候名叫浪白澳。清晨一阵雷雨后,这里被洗刷得明亮而清爽,少了几分夏日的燥热。去单位的途中,路两旁木棉花开,橡树林立,与远处的岛屿相望。你瞧,如黛的青山延绵起伏,萦绕着氤氲水汽……我们的建筑工地,就在这里。
来到办公室,打开窗户,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迎面拂来。我往窗外看,各施工队伍已站列整齐,开始“班前喊话”。再往远处望,蓝天垂到地面好似天然屏风,云彩和灯塔映在雨水里。工程渐近尾期,我忽然很想去看看雨后的工地,多留住些和它一起的时光。
呼吸着雨后新鲜的空气,踩着沿途顽皮的水花,我迈着愉悦地脚步向工地走去。天空渐渐明朗起来,建筑工地在温暖的阳光和清澈的蓝天下显得生机勃勃。工人们穿戴好劳保防护品,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吊车指挥的哨子声和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雨后的静谧。
有人说,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竖向的建筑强调着结构,横向的建筑表现着形态。而我觉得,建筑也是时间的艺术。在不同的时间里,建筑变换着节奏,演绎着故事,接纳春风、夏日、秋叶、冬月……雨后更有一番滋味,当微风轻拂,金光流转,一切显得温和单纯。
我走在工地,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拍挥汗如雨的建设者,拍日新月异的模块框架。建筑在雨后仿佛被赋予了情绪。雨落在哪里?光洒在哪里?它好想看看自己,雨水就是最好的镜子。雨前的阴郁,雨时的滂沱,雨后的熠熠生辉,只有它自己的感受最深刻。
我想起旅行的时候,经常会给孩子指各种高大上的建筑,“你看这个房子的屋顶是三角形的,那个是椭圆的,好像童话里的城堡……”孩子的眼中闪出惊奇和赞叹。有一天,他挺着胸脯对我说,“妈妈,我想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你要盖多大的房子?想涂成什么颜色?”我问。可他一直没说清楚。
直到有次去逛街,他的眼睛突然亮了,指着路边嚷嚷:“我要盖那样一座房子,上面还有盖子。”我看过去,他指着一个不起眼的临边店铺,盖子是个雨搭。孩子说:“下雨的时候,我能在屋前看雨滴跳舞,听雨滴唱歌。”他说的建筑,无关气势宏伟、无论精巧华美,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是精神的庇护所。
工地里的建筑也是一样,寄托着建设者的辛苦和快乐。它像一个舞台的布景,在这儿演绎一台施工大戏。情节时而单调,时而戏剧,演出完毕,舞台会变成一幅巨制大作。戏里的演员们会看着亲手搭建的模块建筑离开,依依不舍。除了留恋建筑,还留恋自己的好时光。
中午时分,天空的乌云再次疾步而来,霎时在青天白日间劈出一道闪电,大雨倾注。项目部发出紧急通知:“现场出现强对流雷暴天气,请断开所有外接电源,防止雷击。”我想,这时的建筑工地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吧,它一定痛苦不堪。谁能够真诚地说自己享受倾盆大雨的畅快淋漓?半个小时后,雨停了。
我踏水出去,这次我有事向中海福陆的厂区走去。路边的小草和花朵挂着晶莹的水滴,顾影相眫;蜻蜓和雨蝶也相约来到水面,一边照镜子一边欢乐地嬉戏。我闻到了草地的清香,听到了鸟儿的欢唱,看到修剪草坪的师傅朝我示意。一切那么美好,好像刚才的大雨没有存在过。
我穿过一个黄色的建筑通道,管架下的雨水映出我匆忙的身影。在狭窄的缝隙中,我惊喜地看到一朵绿色的小花,正摇曳着弱小的身躯,朝我点头微笑。它积极地吸收着雨后的阳光,快乐地吸吮着大自然的露水,努力地向上生长。我想起了什么,回头朝建筑工地望去。
太美了!我竟望出了神……只见经过洗礼的工地色彩斑斓,焕发着奕奕神采。上方,一道七色彩虹与它遥遥相望,相映成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