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军 发表于 2019-7-31 16:49:46

【壮丽70年 奋进70年】“煤黑子”变“煤亮子”

       在我的工具箱里存放着一把斧子,那是师傅传给我的宝贝。我一直保存的好好的。我忘不了当年和师傅在井巷深处打眼、放炮、抬木头时的火热劳动场面,那嘿呦......嘿呦.....下定那个决心那么嘿的劳动号子,还在耳边回荡.....
      1988年,刚满20岁的我背起行囊来到风水沟矿当了一名掘进工。开始了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张师傅,给你一个徒弟!你一定要带好,再给咱队培养一名骨干。”队长领我到班前会议室,对张师傅说。
      “好啊!”正在抄学习笔记的张师傅起身和我握手说:“非常棒的小伙子,很有前途哦! 井下四块石头夹块肉,挣俩钱不容易。好好干活,多留点神,千万别伤了别人,也不能伤着自己。还没娶媳妇吧?”……
      此话一出,引来哄堂大笑。我忸怩的低下头,脸红得发烫,两只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师傅名字叫张文友,他其貌不扬,皮肤有些黑;高高的个子也许是使劲儿干活的缘故,才五十多岁背就有点儿驼了。他18岁来到矿山,井下多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绝活,其中最拿手的活是用电钻打眼,每天来到掌子面,师傅抄起电钻就摆开了“梅花阵”,一排排的炮眼在他颤抖的电钻下摆布的井然有序,个个标准。尤其是师傅的“斧子功”堪称一绝,整个井口无人能敌,在狭窄巷邦或巷顶的木头不管撇不撇手他三斧就能拿下,工友们戏称他为“张三斧”。
      我见过的斧子,各种各样的,惟有师傅那把印象最深刻。别人的斧子,都是从矿上支的。而他用的斧子,是找铁匠炉师傅给“量身定做”的。乍看,跟普通斧子没什么两样,若是用手掂量一下, 嚇!起码比其它的重二斤,斧子面上刻有个“张”字,别说用它砍棚子,就是拎着它都挺费劲。那时候,步行沿着行人斜井下去,绕过井底车场子再到掌子面,有五六里路,来回八、九个小时,师傅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那心爱的斧子别在腰间。
   干过煤矿井下工作的都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煤矿一直采用炮掘、小炭车运输和木支护工艺等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行人、运输、通风不畅,支护性能差,材料使用周期短,巷道维护工作量大,特别是在过地质构造变化带时,巷道支护安全可靠性差,易冒顶翻帮,不仅增加了巷道施工进度,耽误工期,不利于正常生产计划的衔接,而且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每放完一茬炮都必须架木支护,它们像保护神一样,呵护矿工的生命。砍棚、支棚也是一门技术。棚腿与底板的夹角一般为80°,并应插到坚实的底板岩石上。顶梁和棚腿的“亲口接”不能前倾和后仰 ,安设时应用四个楔子把梁腿接口处与顶帮围岩之间楔紧。别人支棚,需要十几斧,而师傅真的是“三斧定乾坤”,令人拍手叫好。
      一天夜班,一茬炮下来,刚架完了棚,传来了“咔、咔、咔”的响声,像打雷一样。棚腿开始扭动了,刹那间,断了四五根棚梁……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师傅不由分说对其他人吼了一声,还愣着干啥?然后左手拎着斧子,右胳膊挟着木料,“嗖嗖嗖”窜到断梁跟前,立上木柱,“咚、咚、咚”三下,木柱立住了,其他人也跟着补立柱。没过一个时辰,掌子面恢复了平静。我见师傅用手擦着脸上的汗水,他很严厉地说:“顶板刹不实,柱打不牢,吃不上劲,一旦顶板来压,就会冒顶,小命还得搭上,哪个多哪个少?”听话听音,师傅借机给我们上了一堂安全课。我再看看师傅的斧子,知道他为何这样爱他的斧子了……
  1992年1月1日,已年满55岁的师傅正式退休。临走时,师傅深情地对我说:“想想自己在35年的井下工作中,我最自豪的就是没有出过一次事故,这斧子功不可没,今天就把这把斧子传给你吧!”头发花白、双手长满老茧的师傅,话语里饱含着他对矿山的热爱。我从师傅手中接过斧子,思绪翻腾,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
   就在我发奋练习“斧子功”时,听到了一个好消息:矿上要选派几名学员去外地学习综掘机的维修技术,我毅然报了名。接下来,我在选拔考试中过关斩将考进前三名。在同伴们羡慕的眼光中,火车载着我的梦想出发了……
   1993年7月,矿上引进了S-100型掘进机。这个庞然大物酷似亿万年前的恐龙。右侧有一小座位,那就是我开机的位置。我发出开机信号后伸出手轻轻地拨弄起操作杆,蜻蜓点水般的按动按钮,综掘机便带着一声声的吼叫,锋利的合金钢刀头似一把利剑插向那厚实的煤岩,像门板一样的煤岩,被我“哗哗”的剥离、挑落。身后一排排工字钢支护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伸开他们的双臂罩出一排排安全的空间。
       从放炮攉煤和危险环境中解脱出来的矿工兄弟们,发出源自肺腑的呐喊,噙着喜极而泣的泪花,在一片欢呼雀跃中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企业改革,风水沟矿不断提升管理,深入推进“两型三化”矿井建设,依靠科技开展井下支护改革,引进“强韧封层、造隙卸压、稳压胶结、构建支护圈体”的锚注技术。实现了深部巷道安全优质高效掘进。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也不断落到实处:饭菜香味四溢的职工食堂、温暖舒适的员工公寓、美观大方的矿灯智能充电架、安全防爆自动蒸饭器……员工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安全条件改善了,员工们干起活来觉得安全、踏实得多。安全好了,家属们也放心了,我们的生活也过得舒心、安稳了。
      我自从那年外出培训后,边干边学,虚心求教,先实践后理论,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技术迅速提升,成为了全矿综掘机司机中的佼佼者。更令人高兴的是,去年,我又被矿上聘为高级技师。在我颁发证书那天,师傅前来为我祝贺。
   我俩边喝酒边聊天,当我们聊起师傅苦心练就的“斧子功”以被数字化的先进设备所代替。师傅满脸喜悦,端起酒杯感叹道:“你比我有福气啊,这样的事情,我们那代人想都想不到啊!”是啊,从师傅刚上班时的放炮攉煤到装运设备的机械化、支护方式的合理化,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催生的时代巨变,而煤矿也乘坐着时代巨轮产生了革命性的转型,我们这些曾经的“煤黑子”都变成了幸福的“煤亮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壮丽70年 奋进70年】“煤黑子”变“煤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