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8-2 20:46:29

戈壁有片“胡杨林”

    文\西北油田李秀娟

   享有“死亡之海中的生命之魂”的美誉。它根系发达、延绵不绝,因其生存环境的地域特色,在戈壁独霸了“立得稳、扎得深、耐得住寒暑、守得住寂寞”的精神。在戈壁荒原说到这些词,大家一定第一反应这写的是胡杨,没错,是胡杨。其实,戈壁滩上除了这种胡杨,还有另一片独特的"胡杨林"存在,他别具特色……

    在西北局采油一厂采油管理一区的辖区内,有一个叫金胡杨计转站的地方,这里面有一片“胡杨林”,平均年龄达到50年,因其有默默奉献、尽职尽责、坚韧不拔、艰苦奋斗、无怨无悔等的特色,而成了戈壁滩上一道绚烂的风景,"金胡杨"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

    计转站于1999年8月建成投产,原名三号计转站,该站主要作用是将单井来油汇集进行初期气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原油、天然气输送至上一级联合站,再进行更进一步的油、气、水处理。看似只是原油输送过程中一道简单工序,但却由不得半点马虎。

    进入计转站的人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老员工,甚至有些都已扎根戈壁40多年,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毋庸置疑。孔祥成老师傅,1980年3月参加工作,戈壁扎根近40年,有着丰富的戈壁工作经历。每天从早上接班后,他便开始忙碌地穿梭在罐区、泵房、加药间,因其尽职尽责的责任心,也让他先后7次获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何卫文师傅在计转站里是个言语不多却手脚勤快的员工,他先后在西北局井下作业大队试油队、西北局采油大队采油一队、西北分公司采油一厂采油一队、三队工作过。7月25号下午至晚上轮台大风沙过后,计转站屋里屋外铺了厚厚一层沙子,何师傅忙完院子里的日常工作,午饭过后,来到院子大门外,百多米的路面在他2个多小时的努力下,被沙子覆盖的水泥路面全部清扫干净。

    明金国师傅,1987年2月参加工作,在计转站的人员中他年龄不算大,但他却是计转站的老师傅,熟知站内生产运行情况,有着丰富的处理应急故障的经验,生产数据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他的法眼。7月27号一早接完班,巡查过程中发现泵压、水套炉压力升高,经他分析核实,确定系原油黏度高导致,他立即进行妥当处理并进行汇报……消除了一项生产隐患。

    在金胡杨计转站,像他们这样尽职尽责的员工还有很多,他们的岗位虽微不足道,但他们工作却让人津津乐道,计转站建站20年来,他们如同胡杨一般深深扎根,截至目前,因为他们大家的共同努力,金胡杨计转站已安全生产7300多天。

    春去秋来数十载,计转站内员工们虽不断更替接茬,但是胡杨精神却一直都在传承,他们默默的坚守在这里,他们把自己种成了屹立大漠、意志坚定的"胡杨",他们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荒漠戈壁采油事业。

    瞧,戈壁荒原浩浩朔风之中,金胡杨计转站里的那片"胡杨林"格外的挺拔威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戈壁有片“胡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