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座老宅
文\浙江石油金小盼青砖黑瓦,横梁扶柱。家乡的祖宅一进四房,屋前的小院子面积很大,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祖宅搭建的敦厚,是不可多得的住房。虽说搬到都市多年,但祖宅一直托人料理,经年未见衰败。
现在,这样的住房已经不多见了。它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冬天保暖,夏天凉爽。墙有一尺半厚,屋顶铺就的旺砖上面,还整整齐齐地摞上一层弯弯的小瓦。寒风吹不进,烈日晒不透。
老宅有两层,一楼住人,二楼归置物品,最重要的是储存粮食。多年前,老宅住着的都是老邻居,一处就是几辈、几十年,从未挪窝。婚丧嫁娶家家都出力,互相帮忙,只当是自家的事情一样上心。到了饭点,端着饭碗相互串门随便得很,赶上可口好吃的,也不用客气地吃点、尝点。逢年多节,有好东西总要互相分享。最热闹的是腊月时节,家家户户宰猪,街坊邻居互相帮忙、互赠猪下水、猪杂,那时的猪肉除了过年备用,其余的都拿来出售。
住在祖宅的时光,早晨无须闹钟喊醒,自有众多雄鸡打鸣报晓;夜晚不用雇请保安,黄狗黑犬看夜守平安。门窗洞开,四面通达,一家烧肉,邻舍飘香。哪家出门干活,家里都不锁门。在老宅,各家也没有什么秘密,家长里短,各家知悉。
哪家有事,大家出力。大事如借钱、托人办事,小的如借火柴、碟碗或板凳,如此等等。只有没想到的,没有借不到的。欠了情,偿还方式有很多。他今天给条鱼,你明天还半碗肉。谁家有事出门,帮忙带孩子也是常事,没什么不放心的。乐也融融,累也融融。
那时,我家喂养了一只虎斑小猫。因为老宅有老鼠,闹腾得太厉害。无论大声吼叫还是竹竿捅、下鼠药、点子想尽、办法用绝,但老鼠形容丑陋,望而生厌,且啃咬东西,乱窜嬉闹,老房子间隔都不远,老鼠也是东串西串、。自打喂养了猫,一声“喵咪”,骇跑大小老鼠。感觉这猫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除了能捕鼠,冬天抱着能捂手,钻进被窝可以暖脚,伴随身边犹如小鸟依人,叫唤起来也美妙入耳。但它也有经常犯错的时候。不是在东家叼条鱼,就是在西家偷块肉。为此没少受过我的教训,我也因此挂着笑脸给张家赔个礼,李家道个歉。
前段时间,老家通知,永义公路经过我们村,老宅要被拆,一家人难过了一段时间,老宅虽然不住人,感情犹在。现在住的楼房窗大通风,阳光充沛,有客厅、有卧室,厨房、卫生间俱全。过去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现在却是房门一关,失去了外界,邻居是谁都不知道。“同住一栋楼,相见不相识”。只能从“咣当”、“咣当”的关门声和“咚咚”的脚步声中,方可得知谁家人回来了、谁家人出去了。有时上下楼梯遇到打个招呼,都会心存很长时间的温暖。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老房子的记忆越发清晰起来,其温馨的喜怒哀乐、鸡毛蒜皮,回忆起来都像陈年老酒,越发醇厚,韵味悠长。
乘着休息,一家人回到祖宅,在被拆之前,我准备拍些照片,聊以慰藉。望着老宅里面,熟悉的老物件,犹如昨日重现。常说“有舍才有得”,但有些感情并非说放就能放。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紧张压力大,而家是休息的港湾,一个人大约有三分之二时间在家里度过。家庭和谐、邻里团结就显得尤为重要,致使我更加怀念这座老宅,怀念老宅往日温馨的时光,留恋在老宅无忧的记忆,思慕老宅的宁静祥和。
现在,老宅虽已成过去,时光不复存在。但想到往昔的老宅,为重温老宅的邻里关系,一家人决定遇邻居主动招呼,抛出睦邻友好的橄榄枝。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