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8-11 18:41:31

周霞:“80后勘探女神”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她个子不高,一头乌黑的披肩长发,温柔飘逸;她言谈低调,眼神温柔,看上去更像一位大学老师。她就是勘探研究院选区评价研究人员周霞。

她既是勤奋敬业刻苦钻研业务的优秀勘探人,又是爱岗爱生活的时尚达人,被大家称为“80后勘探女神”。

“霞姐,你也需要休息啊!”

去年3月,为了支撑大庆油田的勘探部署与储量申报,以及勘探分公司的战略选区工作,勘探分公司承接了大庆油田塔东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的一个生产性研究项目。

该地区虽经多家科研机构开展了多轮研究,但仍存在争议。

在前期对接的基础上,6月份,研究正式启动,9月初要提交90%的研究成果,并支撑10月份首次预测储量申报。

针对这“烫手山芋”,勘探研究院牵头,与物探研究院合作,及时组建了跨7个科室的联合攻关组,下设地质、测井、物探三个专题,周霞担任地质专题负责人。

5月初,大庆油田领导说:“时间太紧,你们可先用熟悉的石文软件做图,提交成果时再转换。”

因跨系统,大庆油田使用的地质制图软件是resform,而勘探分公司通常使用的是“石文”。

针对建议,周霞铿锵有力地回答道:“还是用你们的!请放心,我们会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不会影响研究进度。”

一周内要熟练掌握一个新软件,奋斗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最能体会。

面对18小时“待机”的周霞,软件技术指导委婉地说:“霞姐,你也需要休息啊!”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勤学苦练,认真求教,她带领小组成员,从两眼一抹黑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熟手”“能手”。

“简单的事情做好就不简单!”

虽然平时开展外围选区研究,也涉及碳酸盐岩领域,但大都存在“勘探程度较低、钻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少”的问题。

这次负责的,是高勘探程度的精细研究,面对庞大的数据和资料,如何快速吸收、消化,为大庆油田提供专业建议,挑战自然不小。

为了“种好这片责任田”,她认真“备课”。

按照“月-周-天”模式,本着大方向分工明确、小细节相互融合、成员之间既能发挥各自长处又能相互学习的“严细实”原则,编制了精确到天、精细到人的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与质量要求。

短时间内,她们完成了10余口井层序地层的划分,沉积相带落实,储层主控因素的分析,编制图件40余幅,参与了580平方公里的地震相的多轮追踪等。

其间,地层及层序的划分是后续沉积储层研究的基础,但这部分前期划分方案众多,争议较大。

为此,她带领成员,对一口口单井开展精细对比,仔细翻阅了邻区和研究区10几口井的地质报告、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岩心、薄片、放射性元素及碳氧同位素等500多项资料……

“不要局限他们的成果,换个角度思考,可能就别有洞天。”领导“走心”的建议,启动了她潜意识里的冲锋“引擎”。

在明确区域构造演化基础上,她带领团队放眼全盆,以整个奥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邻井对比,以及研究区钻井相关资料等综合分析,大胆调整了原始层位,形成了新的统一分层方案,首次建立了统一层序地层格架,为后期滩体刻画和储层预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休息了吗?我有两个问题想和你讨论一下”

9月7日,中期汇报结束后,大庆油田要求尽快完成其预测储量申报方案,以便在国庆节前召开的油田公司会议上讨论。

不到半个月,要完成地质专题多媒体、报告图册和图表的编制或修改,她经常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以加倍的努力,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休息了吗?我有两个问题想和你讨论一下。”“好!”9月下旬一个周日晚上11点多,大庆油田主管该项目的领导发来微信,她立马从床上坐起来,拨通了对方电话……

“要完成最后的10%,也要拿出100%的努力”

中期汇报已提交了整个项目90%的成果,但要结题获一致通过,必须结合新井,拿出100%的努力,开展更精细的储层研究。

川中高-磨地区龙王庙组储层单层厚度大,分布广,已提交了数千亿方储量;古城地区鹰三段储层单层厚度薄,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勘探场面始终难以展开。两者都属于局限台地滩相储层,可差异为什么这么大呢?

对她来说,一次次与资料较劲,不仅是高质量勘探的责任担当,更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忠诚坚守。

她又像小学徒一般,对古城地区的地化、岩心及薄片资料,再一次开展针对性对比分析,一点一滴钻研摸索。

在砥砺前行中,她发现了“古地貌差异、溶蚀作用类型、白云岩化类型及机理的不同是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深化了储层主控因素认识,精细预测了数十个有利目标……

她的踏实严谨、扎根岗位也换来了各种荣誉的纷至沓来:2013年获石文软件技术比武二等奖、分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获院“双文明先进个人”;2018年获院三级项目三等奖、优秀工会干部,获分公司层序地层技术比武技术能手、科技论文交流三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2018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2019年获院“三八红旗手”等。

这些荣誉承载着一个科研人员对高质量勘探的热爱和勤奋,更凸显出一名新时期优秀青年勘探人的努力和作为。

我们相信,周霞和像她一样的年轻人,一定能在未来,抓住机遇,跟上新时代高质量勘探节奏,迈出更坚实的步履,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勘探研究院 贺彦 范小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霞:“80后勘探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