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院子
文\胜利油田夏新联公公是油田职工,已去世多年。婆婆是油田家属,婆婆的房子是公公在世的时候分的福利房,房子不大,老式的60型一楼带院子的楼房。院子也不大,在院子的西南角盖了两间小屋,一间出租,一间买些儿童食品。东南角放了一辆老式的三轮车。在院子的西北角和东北角(靠近窗户和门口的位置)整齐地摆放着好多盆花儿和蔬菜。
这些花儿和蔬菜长得翠绿茂盛、生机盎然。其中有枝叶修长的吊兰、有圆滚滚的浑身长满了刺的仙人球。有青辣椒、有小油菜、有蔊菜,还有扁豆等。
婆婆的院子里搭了一半的顶棚,门口和窗户旁边没有搭顶棚,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婆婆会把这些花儿和蔬菜放在那里。要下雨的时候,婆婆就会把它们移到顶棚底下。婆婆的睡眠一向很好,倒下就着。婆婆的听力不好,但对雨声非常敏感。可每当电闪雷鸣时,婆婆会马上冲到院子里来搬花、搬菜。她的门口还放了好几只老式的大铁桶接雨水。留着浇花、浇菜。到冬天的时候,婆婆会把花儿搬到屋里。婆婆说:“花儿和人一样也怕冷啊。”
婆婆起床后,总会先到院子里看看这些花儿和蔬菜,眼里是满满的爱意。仿佛在看自己的孩子。这些花儿和蔬菜寄托了她的感情啊。每当蔬菜成熟的时候,婆婆的脸上满是欢欣的笑容。她总是会分给我一些她亲手栽种的辣椒、扁豆、小油菜、蔊菜等。
记得有一次,婆婆和我老公要回四川老家探亲。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别忘了给她的花儿和蔬菜浇水。我认真地说:“您放心吧,我不会忘的。”我心想:不是天天浇水吗?那有什么难的?简单。我信守诺言,天天过去浇水。每次都浇好多的水,但令我不解地是,这些花儿和蔬菜,在我精心的浇灌下,不但没有变得精神焕发,反而越来越蔫了,一个个低着头,好像霜打了一样。
婆婆回来了,看了看,笑着说:“你浇的水太多啦,再浇就要涝了。”我诧异地问:“您平时不是天天浇水吗?”婆婆微笑说:“不是,要看情况,天气炎热的时候可多浇点水。”我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养花、种菜,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呀。
一连几天,婆婆没有给花和菜浇水,而是放在太阳地里晒着。没多久,这些花儿和蔬菜又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了。我不由地对婆婆产生了几分敬意,多年种花、种菜,婆婆已经对花儿和蔬菜的习性了如指掌了。
据我老公说,公公在世的时候,有一次要调70型的新楼房,但婆婆不答应。她怕住不上一楼带院子的房子。我想她是怕住到楼上去,没空地种花、种菜了吧。
一次,婆婆满眼慈爱地望着这些花儿和蔬菜,问我:“你看这些花儿和菜怎样?”我坦率地说:“不错,就是缺少色彩。全是绿色的,有点单调。您怎么不种一些颜色艳丽的花儿,给这院子增加点色彩呢?”婆婆平静地笑着:“绿色不好吗?朴实的花儿好养活啊。”我心里不由一动,暗自赞叹着: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啊。是啊,朴实的花儿好养活,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的是野花,能经得起磨炼的也往往是那些朴实的人啊。
由此我想到了婆婆,婆婆是个经历坎坷的老人。她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她幼年丧父、青年丧母、中年丧夫、晚年丧子,人生的几大不幸,她都占全了。她身患多种疾病,多次住院,还动过两次大的手术。去年她查出有肠道问题,需要动一个大手术时,我都担心地哭了。因为她已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手术的风险可想而知。医生说麻药过后,会很疼。但婆婆始终咬紧牙关,一声不吭,让我敬佩不已。虽然她这一生遭受了很多的打击和磨难,但她从不抱怨。总是坚强面对,总是以微笑示人。
我想起一个名人说过:“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是在经历了磨难,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我觉得养花、种菜不仅是她的爱好,从养花、种菜的过程中,她也得到了不少乐趣和宝贵的启示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