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红妆爱红装
文\江汉石油陈卉前几天从钻井队采访回来,发现红工衣不知何时沾上了几块油渍,看上去鲜艳的红与油渍的黑竟也相映成趣,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15年前,当我正式成为江汉石油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的员工,第一次穿上红工衣时,竟然莫名生出一种仪式感,觉得我的人生从此和石油、和钻井联结在了一起,穿上一身红,仿佛整个人也变得容光焕发起来。
但是由于我一直在后勤工作,平时很少穿工衣,只有在参加单位的集体活动时才会穿。记得有一次,公司筹备元旦晚会,我们十几个女同志排练一个快板节目,为穿什么服装伤透了脑筋。后来有人提议就穿红工衣,脖子上围条白围巾,扎上黑色腰带,脚上再蹬一双长筒皮靴,别提有多精神了。晚会那天,我们齐刷刷一亮相,立即引来满堂喝彩。后来这个节目还被选上在公司元宵庙会上出演。
2015年,我到公司西南项目部去采风,刚到涪陵焦石,一眼望去见到最多的就是红工衣,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半个多月里,我们走遍了深山里的每个钻井队,每当汽车绕过一道道山梁,满眼郁郁葱葱过后,一个钻井平台突然出现在眼前,看到高耸的钻塔,看到身穿红工衣的人,就会觉得兴奋。
我采访过一位老党员,他在钻井队工作几十年,已经记不清穿了多少套工衣,但是每套工衣他都是直到破得实在穿不了才扔掉。他一边和我说话一边把卷起的袖子放下,再把扣子扣好,我注意到他身上的工衣已经看不出最初的颜色,早已被油污染成了褐色,和他黝黑的皮肤有些相近。我不禁动容,红工衣会褪色,可老党员心里对钻井的热爱永不会褪色。
在焦石工区还有很多夫妻同在这里会战,虽然脚踩同一块土地,头顶同一片蓝天,但要想见上一面也不容易。有一个女孩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她所在的单位项目部在焦石镇上,可爱人是钻井队技术员,从钻井队到镇上有好几个小时的车程,一个月都难得聚一回。有一次爱人正好出来办事,俩人便约好见面。女孩像初次约会一样兴奋,在屋里挑挑拣拣,不知道穿哪件衣服好,后来还是穿着工衣出门了。她说爱人肯定也是一身红工衣,只有这样才般配。是啊,石油儿女,那一身耀眼的红就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今年7月,因为要采写一条重要新闻,我再次踏上去往涪陵的路程,到达项目部时已经华灯初上,工作人员给我拿来一套新工衣,我郑重地在衣角写上自己的名字,打算走的时候再交给工作人员保管,等下次来再穿。
第二天我去井队采访拍摄,三十多度的高温下,花草树木都被晒得没了生气,井场上如同火炉一般,可员工们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我抓住机会不断地按下快门。在拍一个小伙子干活时,有人对我说,“他的工衣全湿了,又脏,换套干净的再拍吧。”我告诉他,这才是钻井人的本色。
红工衣是钻井人的标志和形象,已经融入了每个钻井人的生命里,我也和他们一样,独爱这一身中国红、石油红。钻井人无论走到哪里,就把这身红带到哪里,也把对石油的爱和希望播撒到哪里。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