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8-25 19:01:06

处暑与气候

    文\管道公司曹吉祥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也就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迎来一年之中最美好的天气-秋高气爽。因此,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故有:“一场秋雨(风)一场寒”之说。但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刚刚感受一丝秋凉的人们,往往在处暑尾声,再次感受高温天气,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秋老虎"。所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在“秋老虎”天气结束后,才会迎来秋高气爽的小阳春,不过要到10月以后了。所以处暑节气过后,长江中下游地区还要注意预防高温天气对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处暑到,收割忙,也就是处暑过后就开始收割秋作物。有谚语为证:“处暑高粱遍拿镰”、“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三日割黄谷”、“处暑拔麻摘老瓜”、“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来赶集”等等,预示着农民们将收获累累硕果。

    处暑期间,天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要注意养生保健。此时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人的起居也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确保各项生产有序开展。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8-31 21:17:41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处暑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