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声
文\阜阳石油 刘茂德秋天来了,悄悄地。也许与年龄有关吧,早晚时间,已经感觉有些凉意,这不,连昆虫的叫声也与夏天不大一样了。若有闲暇,听听秋虫的叫声去?
知了。“知……”在所有的昆虫里,知了的叫声最大,是个大嗓门,而且叫起来就没有个休止,除非有人类干扰,否则不会停下来,直到它累了。
夏季的燥热,让人往往对知了的叫声比较反感。正午,人们正犯困的时候,窗外树上知了无休无止的叫,让人无法入睡,有人会用摇晃树的方法,把知了赶走。秋天则不,知了的叫声好听多了。尤其是在初秋夜晚寂静的树林里、房屋后,只要某一棵树上的某一只知了一声叫,立马会引起整片树林里的所有知了响应,全树林里一片“知知……”声,形成一个大合唱,恰似乡间夜晚狗儿们的吠影吠声。说来也怪,进入秋天,蝉鸣之前和之后,周围都显得非常静,静得令人几乎有些窒息,难怪古人有“空山蝉鸣”的说法。很明显,这时知了的叫声给初秋寂寞的树林以及村庄和城市增添了很大的声势和生机,告诉人们,秋天,仍然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蛐又叫蟋蟀。秋天是蟋蟀最活跃的季节。也许是怕热的缘故,炎热的夏天,倒不见有多少蟋蟀,入了秋,它们活跃起来,来到户外,几乎到处能够听到蟋蟀的叫声。你看,在草丛里,哪怕只有几棵草,也会隐藏着三两只蟋蟀。
蟋蟀的叫声没有知了大,当来到近前,静下心来的时候,就能够听到蟋蟀的叫声是那么悦耳,那么动听。难怪在古代,就有斗蛐蛐的游戏,那斗,除了挑逗蛐蛐打架,又比赛谁家的蛐蛐叫得响,好听。至今,这个游戏在某些地方还延续着。
说到抓蛐蛐斗蛐蛐,我辈幼年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时可玩儿的游戏少嘛。这里无须说我辈幼年抓蛐蛐的经历,只看现在,孩子们只要一来到公园里或河边,就会弯下腰来,轻轻扒开草丛,仔细寻找他们喜爱的蛐蛐品种。不一定是肥的个儿大的,一定得是精壮的。所谓精壮,是蹦得高、跳得远,叫声响亮,打斗凶狠的。有的孩子抓到这样的蛐蛐就会在同伴们面前显摆,甚至找人比赛。
笔者喜爱的是,在河边,在树林里,在公园的僻静处,在野草繁茂的地方,静静地听蟋蟀叫,最好是没有任何干扰,自己也心无旁骛。切记,这时动作要轻哦,甚至连大气也别出。这时的蟋蟀在叫什么?是饥饿?是求偶?是呼朋引伴?抑或是吃饱了撑的在那儿自娱自乐?人类无法猜测,反正它们唱的有什么寓意,总之,各种叫声都好听,它们给人类带来了身心的惬意,尤其是在这初秋的季节里。
秋螂。秋螂的学名叫什么?没有考究,这里说的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听听它的叫声吧:“涕零,涕零……”那声音似乎有些心力衰弱,每两声的间隔很明显,而且叫几声就会停下来歇息较长时间。大概也因此,这叫秋螂的昆虫只出现在中秋到晚秋。
秋螂很小,黑不溜秋的颜色近似树皮,爬在树上,如果不叫,很难发现它,而且它只生活在树上。
在秋季,秋螂的鸣叫时间最长,可以延续到晚秋。而且越到晚秋,秋螂的叫声越显得凄凉,听起来,似乎在向人类求救什么。自然,人是不会懂得秋螂的呼唤的。窃以为,这小东西是在向人类报时,告诉人们,秋天到了,秋天又快要结束了,大家该收的收,该藏的藏吧,免得到了冬天就后悔了。如此,小小的秋螂恰似报时鸟,忠诚地向人类报告着季节的转换,提醒着人们莫误节令,珍惜时间。在这秋天里,小小的秋螂啊。
秋天,似乎是整个昆虫类的春天,是它们盛大的节日。听吧,各种各类,大大小小的昆虫都在自己的天地里歌唱,它们的声音有大有小,许多昆虫的鸣唱人类不一定能够听到,可是它们在歌唱。是百虫们的混声演唱,组成了美妙动听的秋之声。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回帖!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