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筏钓起江湖梦,青春深藏山水中
文\江汉油田黄慧 黄莺一部《水浒》俱往事,今日大梦在湖边。青春如水人似钩,直入沧浪化风烟。一部《水浒》写尽一群直性人身处江湖的历史,而对于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员工黄斌来说,自己也在书写一部崭新的《水浒》,不过,他并不是用刀和剑,而是用一根鱼竿、一个轮子,在南方的一片片大水上,蘸上湖光山色,提起一张湖纸,书写一段江湖的闲适传奇。
江湖“神钓”梦魂萦
南方山水有郎身,只因当年那一眼。黄斌今年40岁,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油田员工,早年迷恋钓鱼,呼朋引伴游走于多地的山水中,可是在他34岁那一年,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某物一眼,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一年,是2013年四五月间,黄和朋友来到湖南皂市水库垂钓。那时候,黄斌还是在采用传统的钓鱼方法坐在岸边垂钓,钓鱼速度较慢,钓鱼的成果也不多。那一天黄昏,他正在水库钓鱼,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男子的钓鱼方法很是奇怪。只见该男子使用的鱼竿只有1米多长,比传统的鱼竿短了很多,他钓鱼时还使用了一个轮子,用来放线,不但钓具和钓法奇特,这名男子的战果也很丰硕,不一会,男子身旁的水桶里堆满了钓上来的各种湖鱼。黄斌在旁边看得入了神,不知不觉已近黄昏。男子提桶走后,黄斌立刻向周围人打听此种奇怪的钓法。周围人告诉他这是筏钓,从日本传入中国的一种新型钓鱼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兴起。
黄斌回到家后,立刻请教钓鱼高手,并且上网查询资料,发现筏钓与传统钓法相比,有很多优点,譬如工具轻巧、操作简便,只需要一根筏竿、一个筏竿轮、一根PE线和一个铅坠等工具,就以开展钓鱼活动,而且钓鱼的水深不受限制,自由放线,各个鱼层皆是猎场。黄斌大为惊喜,很快在网上渔具店购买了筏钓的相关钓具,没日没夜的熟悉钓具,琢磨钓法,勤于实践,很快就熟练掌握了筏钓技术。
黄斌一谈起筏钓技法,就数家珍。“每次一进入钓鱼地点,我就用筏钓轮放鱼线进入水中,通过放线的米数,可以自由进入目标鱼层,寻找钓鱼目标。黄斌采取的搜索方法是缓降点搜法,即用手控制放线速度,每当鱼线抵达大个目标鱼层,即停止放线,撒下饵料打窝子,吸引附近鱼群来到鱼钩附近,如果没有钓到目标鱼种,就及时调整放线米数,在鱼层的上下左右反复设置钓点,一点点加大密度,搜索目标鱼群,直到钓到目标鱼种。
“钓到大鱼,打窝比较关键。“打窝即为提高筏钓效率而向筏钓点投放脱离鱼钩的诱饵,吸引鱼群前往鱼钩附近,增强钓鱼成功概率的一种钓鱼行为。黄经常用的打窝饵料是玉米,因为玉米是筏钓常见目标鱼种翘嘴鱼喜欢食用的饵料。
黄斌熟练掌握了筏钓这种“神钓”技术后,就开始了在南方山水间游走的钓客生活。那段时光,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让其沉浸在梦幻中,开启了他的闲逸生涯和江湖岁月。
人在画中钓山水
青山如画水似墨,鱼排历历坐仙人。长钩一钓丹青梦,掷入石锅煮天成。黄斌自从迷恋上了筏钓,就一下子投入到沧浪岁月中,他发觉,过去钓鱼,钓的是功利,如今钓鱼,钓的是意境。人在山水间,做个钓客,工作中的琐事烦恼,皆烟消云散。
黄斌笑称自己中了筏钓的“毒”,最疯狂迷恋筏钓的时候,他一年要外出 20多次,畅游于南方的山水之间。筏钓地点一般是大江大湖的深水区和水库,黄斌这些年游走于南方山水之间,去过湖南皂市水库、五强溪、江西庐山柘林湖水库和贵州的万峰湖等地。他和朋友一旦抵达这些地方,过足了钓鱼瘾,就笑称自己“解毒”了。
这么多年,黄斌觉得风景最美的地方就是贵州的万峰湖。黄斌每次一抵达此地,就会踏上商家设置在湖水之上的网箱,选择一处风景绝佳之处,作为钓点,然后安置好钓具,就开始放线钓鱼。随着手掌间的一个筏钓轮缓缓地转动,鱼线被一米米放入湖水中,鱼钩投入湖面的一刹那,水滴溅起,波纹四处扩散,成为一圈圈涟漪,逐新扩散到没有。黄斌举目四望,天地一色,大湖大海,湖宁似心静。有时候,他一个人坐在网箱上,竟然忘记了钓鱼,望着天边的朝霞发愣,痴痴地一直坐到夕阳西下,飞鸟划过天际,仿佛留下天上的一缕波纹。入夜后,他就会睡在网箱老板搭建的铁皮房内,看着窗外的点点星,和着周围的波浪声入眠。
黄斌痴迷于这种意境,人在画中钓山水,画在心中沉色彩。他觉得,筏钓就是当代的钓客进入到古人的意境中,这个时空,是缓慢而宁静的,与世隔绝,已入大仙之境。
不过,鱼线一沉,钓钩一动,湖面泛起几缕波纹,常会把黄斌从仙境拉入到红尘之中。黄斌最爱钓的鱼就是翘嘴鱼。因为在筏钓界,流传一个说法,当一个钓客能够钓起米翘,才算修炼成“仙”。所谓米翘,就是一米以上的翘嘴鱼。黄斌梦寐以求的就是亲手钓起一条米翘。为此,他认真研究这种淡水鱼,发现它是肉食鱼种,异常凶猛,背部有一条侧线,可以准确感知水情变化,喜食玉米。黄诚根据所掌握的情况,认真研究对策,每次经常携带大量玉米来到湖区,投入湖中打窝子,就等米翘上钩。
成功捕获米翘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2015年的一天,他在贵州万峰湖筏钓时,突然发现渔具有了动静。他一提杆,提不动,并且鱼竿越压越穹,他发觉钓的鱼是个大家伙,于是一边转动筏钓轮收线,一边与这条鱼较劲,小心翼翼,生怕大鱼把渔线挣断,前功尽弃。经过一番较量,这条鱼终于出水了,他一看,正是翘嘴鱼,一量长度,达到1.04米,他欣喜若狂,和这条鱼合了影。那一夜,他在水上做了一个大梦,
梦很深,很美,有大鱼。
筏上皆是“水浒”汉
筏上皆是水浒汉,栉风沐雨长精神。人在水中歌一曲,好风化酒入杯沉。筏钓生活,就是水上生活。水上生活,免不了和渔家以及江湖人士打交道。在黄的记忆中,人一踏在筏上,就沾染了江湖气,就成了 “水浒”汉。好风连连,豪气冲冲,江湖岁月,皆在兄弟情深。
黄斌每次出门,短则三两天,长则个把星期,周六周日和年休假,他几乎都浪迹在江湖中。每次出行,忘不了呼朋引伴,和几个钓友一起驱车前行,直入西南大山深处。夜间灯火阑珊,几个好友车内闲谈,可抵万家灯火,一路照耀。抵达湖区,则一起互相搀扶,肩扛饵料进入网箱和鱼排之上,相互帮忙,安置钓具,切磋技艺。遇到有大鱼上钩,黄斌还常给朋友搭把手,利用抄网帮助他们捞起大鱼,一到夜晚,几个好友坐在网箱或鱼排上,将自己亲手钓起的鱼放入锅中,掺入湖水,一顿豪煮,然后围坐在一起,吃着炖好的鱼肉,喝着美滋滋的小酒,看着水上漂洒的一粒粒星光,别有一番情趣。兄弟情谊,皆在水上生活一体现。
黄斌还曾经参加过江湖之战,利用这个机会结识了筏钓界的许多英雄好汉。那是在2016年秋天,他应邀参加在江西西海举行的一次全国筏钓比赛。比赛采取战队制,和他组成一个战队总共有4人,其余三人分别是来自重庆、湖南和湖北的钓友。在那些天的比赛中,他们惺惺相惜,精诚合作,在一片水上赛场相互配合,一展雄风,虽然没有获得特别好的名次,但是临别时已经成为铁哥们。筏友如战友,黄斌深刻懂得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更能够团结一群人,增进一段情的道理。这些“水浒”兄弟还常在一起聚会。2016年,黄斌接到邀请,去宜昌参加一个钓友组织的聚会。那场聚会定在钓友建的筏钓基地中,场面非常盛大,气氛十分热烈。看着全国各地赶来的筏钓钓友,大家一起吃饭、喝酒钓鱼、聊天,黄斌感觉自己就像做梦一样。
这几年,黄斌还奔波在南方的江湖间,不但继续过着优哉游战的沧浪生活,还开始了一番理性思考。他发明了一个筏钓辅助装置—缓降器,用自己设置了一套程序的机器取代手工放线,可以帮助钓友缓解疲劳,提高钓鱼效率,2018年还申请了专利。
如今的黄斌,已经修炼成精了,南方的山水间,少了一个只顾埋头钓鱼的钓客,却多了一个筏钓界的思想者和发明者。黄斌说这一切都来自水中,来自多年前的那不经意的一眼。世上几多传奇事,只因当初那一眼,他日钓尽四海云,根基尚在花发年。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