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逝去的青石小巷
文\浙江嘉兴石油分公司张志伟姨奶奶家住乌镇西栅,住的是房管所的公房,是一间两层楼的老木屋,推开门还会发出“吱呀”的声响。我小时候经常随父亲去姨奶奶家玩,去的时候总是骑着自行车,车后座上总是载着小小的我,车龙头上总是挂着姨奶奶爱吃的东西,晃晃悠悠的,清脆的铃声在青石板路上回荡……
到了姨奶奶家,父亲帮姨奶奶做一些家务,我则坐在小凳上吃着姨奶奶给我留着的东西,如果正好是吃饭时间,姨奶奶会留我们吃饭。姨奶奶最擅长于做酱和臭豆腐,知道我们要来,老早便预备下了。酱是放在小碗里炖出来的,里面还放了一些切成碎丁的豆腐干,浓郁醇香,正好下饭。
臭豆腐闻着不怎么样,但等它浇上香油,放上辣椒、味精、盐等调味品一起炖出来,就香得不得了了!臭豆腐也因此有了一个雅号,叫作“千里飘香”,当真是名副其实。姨奶奶还会精心地在臭豆腐上放些笋尖,让笋的鲜味和臭豆腐的香味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姨奶奶家养了很多只鸡,我们吃饭时,母鸡带着小鸡们四处走动,在桌子底下寻觅食物。我和堂弟常常故意把饭粒落下,等着鸡们来抢,抢到食物的鸡吃得津津有味,动作慢的则在一边干瞪眼,发出“咯咯”的叫声,好玩极了。
姨奶奶家的生活是类似于田园的,在这里,时光老人总是很慷慨,走得很慢。除了鸡,姨奶奶家还有许多花草,它们爬满了整个阳台。姨奶奶常慢悠悠地跟我说:“这是‘千年红’,这是‘夜来香’,这是‘宝石花’,这是‘含羞草’……”
姨奶奶家的河堤下搭了几块大石头,通过它们可以走到河里。夏天,我和堂弟常常走下去玩水,抓小鱼、小螃蟹、小螺蛳。那些年,水还很清,天还很蓝。早晨和傍晚,河边有妇女洗衣、孩童戏水、老人洗碗,日子很快乐……
有时我会在姨奶奶家过夜。晚上,姨奶奶会跟我讲许多往事,只要我问,她都会一一道来。姨奶奶的床边总是放满了各种小零食,橘子啊,苹果啊,还有一些糕点和小饼干。这些或者是父亲和伯父们孝敬她的;或者是街坊四邻给她的。姨奶奶总舍不得吃,她一边讲一边把这些小东西塞到我嘴里,特别美味。
后来,姨奶奶的身体日渐差了,我也开始上学了,去姨奶奶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就在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姨奶奶因病去世了。
再后来,乌镇轰轰烈烈地搞起了旅游,整个西栅都要拆迁,姨奶奶家的老木屋原本就是公房,很快被征用了。西栅老街随着旅游开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石板路上,再也没有清晨的鸡鸣、傍晚的犬吠、老人的咳嗽、孩童的嬉闹,和那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欲寻旧梦已茫茫,我那儿时的青石小巷,小巷中的姨奶奶家,已经永远逝去了……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