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8-31 19:50:14

见证40年生产操作手动变自动

    文\河南南阳油田曹吉祥

    改革开放,使石油石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就说输油生产吧,我作为一名在输油生产战线上工作40年的老兵,见证了输油设备装置不断更新换代,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1978年参加工作时,记得输油设备是水套加热炉,就是将走油盘管浸没在水套中的间接加热方法,达到防止管中原油结焦,提升管中原油温度,确保安全生产的目的。

    那时的加热炉火嘴是旋杯式,燃油是原油。点炉时将事先用棉纱做的火把沾上油点着,再点燃火嘴。由于加热炉操作棚四面透风,下雨还飘进雨,所以用火把点火嘴,如果天气不刮风、不下雨、燃油含水量很小,点炉会很顺利。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天,或者燃油含水大,点炉就非常困难,有时反复点十多次,才能点着。操作不熟练的年轻职工点炉时由于风吹还会烧到眉毛、头发。

    2000年后,加热炉由水套炉更新成了方箱炉,后来又更新成了高效炉,燃油也改成了燃气,加热炉火嘴由旋杯式变成了意大利进口的百得燃烧器,操作完全是自动化控制。也就是加热炉点炉时,只用手指点动燃烧器启动按钮,就可点燃燃烧器,火焰通过给加热炉炉膛内走动原油炉管辐射实现为管输原油加热。百得燃烧器自动点火的推广应用,大大减轻了生产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了安全环保,节能高效。

    还有我们输油站里的降凝剂釜配岗位,原来每天都是岗位职工把一袋50斤的降凝剂,登着3米高的梯子扛到上面釜配口进行加料,每天要扛20袋之多,-釜配温度也是人工用手开关阀门控制。不但工作很劳累,而且现场操作稍微走神不精心,阀门关闭不及时,就会发生釜内油温超过规定的温度冒顶事故。尤其是夏季高温酷暑季节,进入釜配间就浑身汗流,就像洗桑拿。

    2008年,站里组织职工进行QC技术攻关,对降凝剂釜配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上料接上管线,连接空压机用气吹,轻轻松松20袋料不到10分钟就吹进了釜内;釜内加热温度、釜配罐搅拌器也是由原来的手动控制改为自动控制,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就自动停止加热,搅拌器每隔一小时自动启停。不但省时省力,还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生产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

    还有站里的创新工作室团队,把智能化和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输油生产的每个环节。如原来生产岗位工人启动生产设备、开关阀门都是到现场手工操作,而现在只用在中控室电脑前鼠标一点就能控制设备的启停和阀门开关。而且输油设备的运行参数都能做到在中控室时时监控,时时调节;对储油罐的液位由原来的攀登到罐顶检尺,而现在在中控室的电脑屏幕上,每时每刻都能监控到液位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我见证了40年生产操作手动变自动的过程,享受到了科学技术、生产自动化让生产岗位工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快乐工作的实惠!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8-31 21:08:22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见证40年生产操作手动变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