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8-31 19:53:15

馔花留香

   文\浙江石油金小盼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首《葬花吟》让我对《红楼梦》大观园里那群姹紫嫣红的女孩、鲜花做成的美食以及遍地百花的景象充满了好奇。以花入食,当是最优雅之事。当美食遇上风雅,吃的目的不仅是要吃鼓肚皮,而是意境、风华,我称之为馔花。

    自古以来,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凡夫俗子,提起千娇百艳的花儿,总是会带上几分呵怜,而花儿本身却带着三分优雅、七分艳丽,春夏百花争艳,可惜花期不长。想必这也是,古人千方百计相出各种方法留花的原因吧。而用得最多法子却是,以花为食、唇齿留香,令人闻香而喜。时令花卉有灵有气的不在少数,有养生美容的功效不在话下,所谓“花中自有不老方”,于是乎,文人雅士、名媛淑女们以食花为雅,王公贵族以花留香彰显其富贵荣华。坊间流传的“花开则赏之,花落则食之,勿使有丝毫损废”,莫过如斯。

    四君子梅兰竹菊之梅花、菊花,是不可多得的香茗鲜茶,偶在一本书上看到,在冬季将梅花的花蕾采下蜡封,蜜渍保存,在夏天用热水泡开,花即绽放,暗香浮动,心魂摇曳。虽不曾品其花香,却已沉醉于心。

    菊花在最早的《神农本草经》中被喻为“轻身耐老延年”的上品。作为茶饮,文人更多强调精神愉悦和别样出尘的感受。视觉上,花儿纷落杯中,滚烫的水汩汩注入,随着优美的旋律,那些含蓄的、害羞的花儿像一个个美丽的精灵,翩翩起舞,上下翻飞,尽显温柔缠绵,韵味十足。味觉上,花卉集天地之精华灵气的自然元素融于一体,清香芬芳余韵悠长。

    我最喜欢的荷花在我国分布很广泛,具有很高观赏价值,除了莲子、莲藕可供食用之外,莲花也可以制酒。《续世说》中,曾记载了以莲花制酒的方法,大体是把莲花捣碎,浸入酒内,使酒具有莲花的清香。

    记得《红楼梦》里说,宝钗有怪病,要吃“冷香丸”,配方是“春天的白牡丹花蕊,夏天的白荷花蕊,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冬天的白梅花蕊各十二两。这四样于次年春分那日晒干,雨水那日天落水十二钱,白露那日露水十二钱,霜降那日霜十二钱,小雪那日雪十二钱。花蕊和这四样水调匀后,揉成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坛,埋在花根底下。”这等费时费力,花样也繁多,岂是一般人家能吃得上、买得起的。四样白花花蕊加上天然的雨露霜雪,何其高洁淡雅,“冷香丸”一名,也显得别有幽香,令我心驰神往。不怪宝玉要厚着脸皮讨一丸来尝尝其味,品品其感。

    琼瑶笔下《还珠格格》所载,香妃经常食用奇花异草,体有异香,曾记得彩蝶翩翩围之而舞,那如梦之景令无数女人心动,何况是当时的天下之主呢?想当初,看过此电视剧的很多女孩曾模仿香妃以花香沐浴,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现在想来,或许曾经的香妃经常食用花花草草,带些花香也未尝不可能。

    人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富人有富人的鲜花食谱,民间也素有食花的传统。小时候,外婆就为我做过槐花饭。在晚霞染红天边之际,系上花围裙,采下新鲜的槐花,做成清香而不沾的槐花米饭,曾经有段时间常常想起那难忘的清香之味、垂涎不已。八月十五中秋将至,那出自七彩云南的鲜花饼该是粉墨登场的时节了,想必无数淑女们已是垂涎欲滴了罢。

    时移世易,千娇百媚的花儿终有离别之时,然,它那袅娜绰约的风姿、淡雅清香的余韵却是留于无数人心间。四季轮转、斗转星移,来年百花竞艳的风姿将是何等风华,想必是一场令人见之不忘的盛世芳华吧!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8-31 21:09:49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馔花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