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9-4 19:01:58

夜中人

    文\浙江嘉兴石油分公司陈晖

    九月带着雨来了,白昼的时间也不那么长了。整个浙江被湿漉漉的雨打包起来,交给了深夜。

    此刻,倘若坐在窗边,数着打在玻璃上细细密密的雨点,手中慢慢搅动着咖啡杯底部还未融化的蔗糖,这固然是舒心的;但是对于出门在外的人来说,那将是一场浩劫。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滴重重地打在伞面上,伞柄在风中摇晃,似乎是我在艰难地撑起整个黑夜。夜里冰冷的风把我的短袖吹得贴在身上颤抖,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立起来了;柔软的短袖在恶劣的天气里根本站不住脚,它们只能在夏天做些表面功夫。此刻多么想拥有一件风衣啊,在砥砺前行时,只有这些在用料上狠狠下功夫的衣服,才能镇得住秋天诡异的风。

    路面上的石板仿佛在开玩笑,让我们这些毫无选择的人,去猜哪一块是平整的,哪一块是会弹起迸溅你一裤子泥水的;猜中了便暂时无恙,却依旧胆战心惊;猜错了反而就不管不顾了,肆意迈步,干脆走个痛快。

    小雨才配江南,滂沱大雨是入侵者;尽管年年如期而至,却从未被我们江南人认可,赋予它那些诗词中奢侈的情调。

    由于已经是深夜,路上行人不多,一整条街除了我,只有我自己的影子。黑洞洞的街道,路灯偏要设成微黄,像20世纪九十年代的小巷。越往前走,远离了一盏灯后就越是黑暗,只有期盼着下一盏灯快点出现。突然前方出现了亮光,仔细一看,是一家便利店。窗玻璃内的关东煮正烧得冒泡,热腾腾的水汽凝集在玻璃窗上,产生了一小团可爱的模糊。烤箱里的香肠正在里面转啊转,而收银台旁的年轻店员此刻正在撑着脑袋看视频,一叠广告单横七竖八地搁在台上,旁边还有一支开了口的速溶豆浆的包装袋。

    奇怪,在黑夜里,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竟如此温馨。它就像深冬小木屋中的火炉,火星在炉子里噼里啪啦地蹦跳,你将你冻僵的双手靠近它,而炖的骨头汤正在厨房咕嘟咕嘟地响,冒起幸福的水泡。终于知道了它永不打烊的目的,是为了让城市里独行的人随时看到希望。

    在买了一根烤肠后,我心满意足地又踏上了路。过了一个路口,一只微弱的白炽灯泡在夜里隐隐约约地发亮。走近一看,是一个卖烧饼的小摊,摊前是一位胖胖的阿姨,穿着附近中学前几年的校服,手上戴着粉红色小丸子的袖套。于是我忍不住又点了一个葱油烧饼。

    阿姨揉面的技术很娴熟,一团面里塞上一把葱,一团猪油,一勺盐,然后便用擀面杖来来回回地擀成一个圆,再把它放进一个很深的火炉里,贴着壁,看着它慢慢膨胀起来,然后用已经烧得发黑的长筷子把它取出来。阿姨的手布满茧子,岁月都在里面。她笑眯眯地递给我一个塑料袋,我却突然没出息地鼻子一酸——自己满腹牢骚地回家,却有人依然在黑夜里辛苦劳动。

    回到家,意料之中的惬意。但我仍然一遍遍回想刚才遇见的场景,似乎大雨和黑夜并没有那么糟心。雨里的一家小店的包书纸还没卖完,一辆刻意放慢速度的汽车驶过了一个水潭,一个晚自习下课的学生钻进了电瓶车后座的雨披...这些场景,在夜里,尤为温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夜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