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h8800 发表于 2019-9-10 11:02:52

两个月饼

秋天一个周末的上午,母亲让我自己去县城配近视眼镜,县城离我家有六十多里路。大哥在公社读初中,一个月回家一次。上次回家,母亲就跟他说好日期,让他中午放学后带我去配眼镜。
那年我才十岁。
母亲把我送到村子西面的公路上,买好了票,把我送上客车,又绕到司机的窗口前,麻烦师傅到了公社告诉我路怎么走,热心的师傅不停地点头。我把母亲给我带的军绿色书包紧紧抱在胸前,生怕不一小心弄丢了。包里面有一瓶肉豆酱,酱里面的肉屈指可数,是带给大哥的,那是头一天晚上母亲熬夜做的;还有一条旧手帕,手帕里是母亲钩花赚来的、给我配眼镜的钱:一张十元,一张五元,还有两张五毛的。
客车驶过村子不远,我就迷迷糊糊睡着了。过了许久,听到司机喊:公社到了,下车记得带自己东西!司机又指着车站出口告诉我去中学的路怎么走。按照司机说的路线,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中学门口,校园里静悄悄的,显然还没有放学。怕自己错过十一点半的放学时间,我哪也不敢去,乖乖地站在校门口等着。放学铃声响起,很多学生陆续走出校门,我踮起脚尖向校园里张望着,生怕大哥看不到矮小的我。还好,大哥一出校门就看到了我。
中午吃饭和午觉一共两个小时,大哥带着我去中学附近的书店配眼镜。配好了眼镜,大哥看了看剩下的钱:“小弟,还剩下四块钱,给你买点吃的还是买书?”“我想买书!”刚才在配眼镜的时候,我就已经盯着旁边的书柜贪婪地看了半天,恨不得把里面的书都带回家,一次看个够。选来选去,剩下的钱扣除车票钱,只能买一本《严文井童话选》。
大哥坚持要送我到车站。路过学校门口时,他让我在校门口等着,他回宿舍一趟,不到十分钟他出来了,手里多了一个牛皮纸袋。帮我买好车票,大哥才把手里的牛皮纸袋从车窗口塞了进来:“小妹,你路上吃。”接过牛皮纸袋,我才想起大哥放学后带我去配眼镜,他也没有吃午饭的,刚想让给他吃,却发现他着急赶回学校上课,早已不见了踪影。
打开袋子,里面居然是两个月饼!月饼里面的冰糖块、青红丝、瓜子仁和芝麻清清楚楚,散发出诱人的香甜味道,这种美味也只有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才能吃到。每次母亲都是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给我们兄弟姐妹七个。上次大哥返校时,母亲用牛皮纸包了两个月饼,跟我们说,大哥过中秋回不了家,这次带的钱刚够交伙食费,平时学习累了、饿的时候,大哥可以吃上两口月饼垫垫饥。听着母亲的解释,我们几个心里有些失落,家里只买了四个月饼,给大哥带去两个,中秋节我们分到的就更少了。可是,母亲说的又有道理,我们眼巴巴地瞅着母亲把牛皮纸袋偷偷塞到了大哥的书包里,感觉期盼已久的中秋黯然失色。
此刻,朝思暮想的月饼就在我面前,想起先前知道母亲给了大哥两个月饼时自己自私的想法,我不禁惭愧起来,大哥把月饼给了我,大哥万一饿了怎么办?想到这,我急的想掉眼泪,刚才还咕咕直叫的肚子也不饿了,我把月饼重新包好,放回书包里。
离村子越来越近。远远的,看到母亲站在桥头,她不时地朝着车驶来的方向张望着。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我突然有些想大哥,也想家,盼着客车快一点到站,好让母亲看看我新买的书,看看那两个月饼。
三十多年转瞬即逝,我吃过的月饼越来越多,各种口味应有尽有,外观也越来越精美。唯独第一次去公社带回那两个月饼的情形历历在目:母亲看到那两个月饼,眼睛瞬间红红的。中秋的时候,母亲拿出两个月饼分给我们吃,另外两个用牛皮纸袋包着的月饼一直放在饭橱的抽屉里,我们好像突然懂事了,没有吵着跟母亲要那两个月饼吃。等到大哥从学校回家时,母亲才把两个月饼从抽屉里拿出来。我清楚地记得吃月饼那天,中秋节已经过去十多天了,我们兴奋地围坐在炕上,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圆,母亲高兴地把月饼放在盘子里,盘子里的月饼圆圆的,圆得就像中秋的月亮。安徽省蒙城县供电公司(王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个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