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月饼
文\江汉油田汪睿一年一度秋风起,转眼又到中秋节。中秋节,最重要的环节是什么?当然是赏月,吃月饼。
提到月饼,不禁让人想起“五仁月饼”梗,有的人称之为童年阴影,有的人将其奉为上品。近几年,奇奇怪怪的月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分满足了现代人猎奇的心理。作为一名“80”后,步入而立之年,越来越觉得儿时味道的珍贵,总会回想起那些年追过的月饼。
小时候,每到中秋,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我最盼望的时刻来临。一家人其乐融融,围坐院子里。我手拿月饼,一边细细品味,一边听父母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传说故事,听得入迷了,竟然记不得入口的是甜甜的豆沙,还是酥松的五仁。
印象中,那时能见到的月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市面上常见的油纸包装,封面上几个大字,五仁、豆沙、莲蓉……
简单明了,实惠好吃;还有一种,是一个铁盒子,或圆或方,封面往往是美丽的嫦娥仙子,高贵的身姿往往告诉每一个人,它对内在有多么不凡。这种月饼大多是一个家庭的压箱底宝贝,那时左邻右里走动频繁,过节时更是喜欢聚在一起。只要有一户神秘兮兮地拿出这种盒子,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惊呼连连,能有幸分到一块那种月饼,会高兴好几天。月饼吃完,盒子可不能丢,以后还会充当零钱盒、针线盒、杂物盒等等。
时光飞逝,转眼间进入大学。月饼的种类也丰富了起来,天南地北的同学带回来各种口味的月饼,再一次被祖国之辽阔、口味之多元所折服。
还记得第一次品尝云南的火腿月饼,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原来月饼里还能有肉,还挺好吃。之后,又品尝了广式蛋黄月饼、冰皮月饼等等,每一次都让我对月饼有了新的认识。月饼,其实加什么馅都可以,就好比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底蕴,一样可以其乐融融。
恍惚间,已来到2019年,自己也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现在的小孩子口味挑多了,什么榴梿月饼、小龙虾月饼、冰激凌月饼……有时候,感觉自己是不是跟不上时代了,现代人的口味怎么越来越奇怪了,还是我们变得保守了,不敢尝试新鲜事物。
算了,不想了。生活已然不易,中秋还应开开心心。今天,就让我们安安静静品品月饼,赏赏月吧。 谢谢老师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