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9-19 20:41:53

常回家看看

    文\茂名石化   陈诗杏

    9月11日,中秋佳节前,车间党支部书记黄武飞带着我们一起去了高州一家养老中心里探望我们车间挂钩帮扶的孤寡老人,这是我第一次去养老中心。一路上,我怀着既好奇又沉重的心情,因为我不知道即将会面对以怎样的情形,那里的生活措施条件怎么样?老人在那生活的心情是如何的?那些护工是否做到细心的照顾老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我脑海里来回寻思着。

    当来到养老中心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的环境不是那种非常舒适的房子,几间大的平房,隔热措施不是特别完善,在这个炎热的夏天里,老人静静地坐在床上一个小风扇吹着,这样的环境着实令人难受。不只是因为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从他们身上看到的孤独感。护工带着我们走过老人住的地方时,都纷纷朝我们看,似乎在说些什么,又似乎在期盼着什么,我想大概他们是想自己的儿女了,想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儿女来看他们了。

    我们探望的是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今年已经96岁了,但她的身体却比同龄人看起来更有精神,我们进去的时候,她是躺着的,脸上没有笑容,护工走过去慢慢地扶着她起来,把鞋子穿上,一边告诉她有人来看她了,她一抬头看着我们的时候脸上立马露出了傻乎乎慈祥般的笑容,我们询问她的身体状况时,显然她已经不太知道我们在问些什么问题了,都是护工回答着。但她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从我们进门到出门,奶奶的笑容都没有停止过,像个小孩子一样开心的一直向我们挥手,仿佛是在表达着她对我们的感谢,又好像在告诉远在他乡的儿女们她一切安好,我们离开的时候对着奶奶说::“下次再来看您,”她的小手挥得更加有劲开心了,我心中的感触更深。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第一次进到车间见到黄书记的时候,黄书记也教导了我们,人一定有孝心,要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可这报答侧重的不是用金钱就表明了自己的孝心,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报答。试想,现在大部分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拼赚钱,远离父母,也许他们是想为了父母有更好的生活,可也许等挣到了一定的钱以后,才会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也许会后悔,没有陪同自己的父母走过人生的最后一段本该幸福的时光,晚年生活。小时候父母陪着我们一起长大,他们从来没有想要离开我们的身边,那么,我们长大了,父母已老去,身体可能一天不如一天了,难道我们就要把他们送去养老院这些地方了吗,可父母虽然表面上表达出的是没关系的状态,实际上更多的是渴望儿女多陪伴下自己,哪怕是生活不太富裕,但他们的内心确很知足了。

    我想,每一个人都要在情感上关注父母、理解父母,常回家看看,趁父母还没有老去,趁自己年轻还有能力。他们辛勤了一辈子,就蜗居了在这座小小的城市之中,他们也曾被生活束缚住,所以父母劳累时为他们捶捶背,父母苦恼时为他们排忧解难,父母高兴时与他们分享快乐,这一件件小事情都会让父母心满意足,我们都需要用一生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9-24 09:37:48

谢谢老师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9-9-24 20:31:12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回帖支持!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