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9-19 20:45:38

我的“仙河”小镇

    文\胜利油田聂洪利

    我出生在油田,成长在油田,工作在油田,婚后的家也落户在油田。我的家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小镇上。这个小镇因为油田而兴起,因为油田而繁荣。这里有我的童年、青年,也有我的将来。

    石油小镇有个美丽的名字——仙河镇。因为一条名为神仙沟的黄河故道从镇边流过,于是,这个小镇便沾染了“仙气”。在进入小镇的地标上,一对白色的仙鹤展翅飞翔,这也是人们对这个美丽小镇的希望吧!

    仙河镇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渤海交汇的三角洲。春夏仙鹤、灰鹤、白天鹅、海鸥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飞禽鸣鸣啾啾一片繁荣,秋冬过路的候鸟总是停下来歇歇脚,在无尽的“红毯”、苇丛间嬉戏休憩。

    小镇里住的全是油田职工,在小镇周围散落着寥寥几个村子。这些村子在没有小镇的时候就是靠海吃饭的渔民们的暂居地,平日里没有什么人气。是石油小镇的建设,给这片曾经的盐碱滩带来了繁华。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小镇建设之前,这个地方属于一个名叫“一棵树”的地方,顾名思义,就是方圆几十里就生长着一颗老柳树。芦苇荡、红柳枝、盐碱滩是这片土地的标识。

    自从石油工人来到这里,这块黄河尾闾、渤海之滨的土地迎来了它的春天。老一辈石油人,用勤劳的双手,将一片片盐碱滩、芦苇荡开垦了出来,种上了柳树、白蜡、刺槐、马来草,建起了居民区、住宅楼,种上了菜园、稻田地。经过几十年的辛勤劳作,这片曾经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越发的生气勃勃。

    小时候,一到放假,我和小伙伴们都会来到小镇边上的槐树林藏猫猫,采蘑菇。那时候,小镇很小,不过就是四个叫作“村”的居民区。出去小镇不到5里,便是放眼看不到边的盐碱滩。

    我在小镇长大,也见证了小镇的改变。最开始,小镇周边有了稻田地,一颗颗小树苗延伸到了很远。逐渐的,小镇周围有人开垦了果园,养起了牛羊。小镇也在逐渐扩大,由最初的四个居住村发展到了二十几个村,只卖青菜的流动市场变成了固定摊位,无所不包的大市场。邮局、银行由平房变成了高楼,村与村之间的水、泥路变成了红绿灯指挥的大柏油马路。

    车水马龙,繁花似锦是小镇近年来最好的写照。小镇扩大了,人也增多了,也更加绿了。在不大的小镇里,点缀着大大小小5个公园。里边小桥流水、丛林亭榭。清晨人们在这里晨练,傍晚却多了一些各种健身的人群:慢跑、快走、广场舞、踢毽子、下象棋……,夜市里你基本可以“休闲”到你需要的,林林总总安逸祥和。

    小镇外边,过去仅有的槐树林更大了,榆树、柳树、白蜡树各种树种举不胜举。每年五月初,槐花盛开,香气四溢,引来了养蜂人,热销了槐花蜜。 “黄河口万亩槐林节”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人纷至沓来,在欣赏白雪般槐花的同时,买一桶槐花蜜,将槐花的香气带回家,那林间踏作花泥透脚香的流连总让你盼着下一年的重复。

    今天,小镇还在不断的建设和发展着。我相信,小镇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美好。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9-24 09:37:04

谢谢老师分享!

羊君 发表于 2019-9-25 20:06:43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回帖支持!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的“仙河”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