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手机看阅兵
祖国七十年华诞前夕,到处都 是国庆大阅兵的信息。我拿着手机浏览历次大阅兵的盛况,不由得想起1984年我第一次看阅兵,挤塌了康叔家的院墙;不由得想起了录音机,收音机,洋油灯以及那些曾经的过往。我是60后,儿时的印象,是土路、土房,补丁衣,晚上照明主要靠洋油(煤油)灯光。诸如手电筒、收音机、自行车、手表,是那个时代的稀缺物品,电视机更是不可奢求的梦想。
改革开放后,土地包产到户实现自主经营,出现了梨果专业户和养猪专业户,农村开始变了样。
1984年,养猪专业户康叔的家里买了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那时候正播放日本电视剧血疑和香港电视剧霍元甲,每到晚上,康叔的院子里就挤满了看电视的人。正是有了这一台小电视机,我和村子里的人们才有缘观看了当年的阅兵盛况。
1984年的国庆节,是建国35周年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阅兵的日子,也是自1960年以来间断了24年后的第一次大阅兵。对于大多数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村民来说,能站在村子里看北京、看天安门、看阅兵,这是开天辟地的大稀罕事,极具诱惑力。这一天,忙着收秋的村民们自觉地“休工”了,吃过早饭就跑到康叔家占座位。康叔家的大门敞开着,电视机就摆在家门口,前面几排凳子上坐着妇、老、幼,后面里三层外三层站了满院子的成年人 。屏幕上的北京披上了节日的盛装,雄伟的天安门金碧辉煌,广场上人山人海、旗帜飞扬。和平鸽飞起来了,国家领导人和各国元首们登上了天安门,国歌奏起来了。邓小平、秦继伟阅兵开始了。笔挺挺阵容整齐的官兵们接受了检阅,紧接着,三军仪仗队开过来了,各兵种方队开过来了。黑白电视机虽看不出军装的色彩,但觉方队威武雄壮,横、竖、斜都是一条线,腿部线条柔和地齐步走到天安门城楼前变换成铿锵有力的正步踏过,步伐声震天动地,震得小电视机只颤抖。女民兵方队过后,紧随着机械方队、装甲方队、导弹方队、以及空中方队次第驶过······。院子里的人们静悄悄的,许多人激动的都掉下了眼泪,和着男人们的香烟弥漫缭绕在空气中。
院子里不断地挤进好多人,突然间轰的一声,一段土垍院墙被挤塌了,人们红着脸顿觉过意不去。康叔站起来查看一下,安慰大伙儿说,只要没伤着人就好。后来的人没地方挤了,干脆就站在倒塌的院墙缺口外面,只看到午后才散去。数日之后,康叔家重修青砖院墙,大家抢着帮忙,总算是心安了。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也高速发展起来。黑白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唱机、彩电、影碟机、大哥大、电话、手机渐次进入百姓生活,并且不断地更新换代推陈出新。84年以后的几次阅兵,我在井下搞生产,无缘看直播,是通过光盘观看的。
2019年,随着祖国七十年大庆的临近,关于阅兵的视频、图片和介绍已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开来,大阅兵再一次成了人们集中的话题。我不由拿起手机,一览自建国起的历次阅兵盛况,从最初的黑白影像、从杂乱简单的多国武器装备,从战马方队、从17架飞机,到今天的高清彩色影像、到全部国产武器装备,到各色火箭军、各色空中飞鹰,感受到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了科技的日新月异,心中满满的自豪,眼角湿湿的自傲,不由得喊出一声:祖国万岁!
国庆前夕,城市的大街小巷,各单位,各村庄,各旅游景点,花团锦簇中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真是千山花增色,万水旗映红。人们聚集在各处,激情地高唱着“我和我的祖国”。打开手机,随处可见大阅兵的资讯,最亮眼的是开国大典的彩色视频,目睹彩色高清版的当年国家领导人的风采,直教人激动的泪奔。随着十一的临近,祖国上上下下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十四亿中国人民心中装着的全是中国红。
国庆节如期而至。我在单位值班。我们几个值班人员早早就上岗了,一番洒扫庭除、提前完成工作任务,正好阅兵开始了。单位的电视机小且旧,图像有点模糊,我们干脆打开各自的手机,开流量,一边看、一边学习交流。检阅车驶过金水桥缓缓地行驶在长安街,习主席检阅了铜墙铁壁似的人民军队,随即,三军仪仗队、各兵种方队、各兵车战阵与空中飞鹰次第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36个方阵也开过来了,他们或歌或舞或奔或跳只看得我眼花缭乱,真是人如海,花似云,声若朝,歌胜浪,整条长安街成了欢乐的海洋。
两个多小时的阅兵,我们几个值班人员手里端着手机看得目不转睛。有人蹲在小凳子上,有人坐在椅子上,有人在好奇,有人在惊叹,有人竖握着手机看,也有人觉得不过瘾,横拿着手机看。看着大家那嘚瑟样,我不由得忆起那些曾经的过往,还有那段被挤塌的院墙。
王进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