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窗遥望矸石山
倚窗遥望矸石山刘永军
久坐电脑前敲击键盘爬格子码字,就会有不适、疲劳的感觉,于是,我每天养成了一个缓解疲劳的方法,放下手中的工作,选择四处走走休息一下,更喜欢端起茶杯边品茶边倚窗遥望矸石山。
我的办公室在二楼最西头,屋内西、北两面墙上各有一个1.5米见方的塑料推拉窗,采光非常好,隔着西面窗户,辛安矿矸石山全景尽收眼底,说起矸石山,这是煤矿的一个特征,印象中的它是一副灰头土脸的干瘪样,整个矸石山散发着阵阵恶臭,给人一种很脏的感觉,让人拒之千里。
记忆中,1986年我们家从衡水景县老家农转非来到父亲工作的矿山峰峰矿务局(现为峰峰集团)通二矿居住,当时,通二矿职工家属比较多,素有“万人煤矿万吨煤”的美称,是峰峰矿务局(现为峰峰集团)的大型矿井之一,由于通二矿工人村住房比较紧张,农转非的家庭只得选择在附近的农村租房居住,刚到矿山生活,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比较新鲜,矸石山上捡板皮、捡煤块当柴火烧是我印象最深的,矸石山的高峻、厚重,需要仰视才能看到从高处缓缓下滑到低处的矿车一路将矿石卸掉,大大小小的矸石从高高的矸石山尖轨道两侧滚动着飞奔而下。
隔三差五的,我就和老乡们的孩子们到矸石山捡煤块儿,来到矸石山跟前,看到翻滚的矸石停稳后,挥动着手里的三齿小耙子,争先恐后地跑向刚刚卸下的矸石夹带的小块煤堆,闻着带有臭鸡蛋味道的矸石和小煤块,快速地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煤块抢到自己的篮子或袋子里。挑着担子回家,每次捡煤块弄得是灰头灰脸,回想起来非常的开心。
转眼之间,我从峰峰集团通顺公司转岗分流到峰峰集团辛安矿已经4个年头了,转岗分流到辛安矿这4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从陌生到认识、适应辛安矿的过程,一路走来,辛安矿无论是井下,还是井下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职工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近年来,辛安矿不断加快厂区环境治理工作,把抓好环保工作与安全工作同等重要。通过对矸石山进行整平、覆盖黄土、绿化 ,同时,安装了喷淋装置,采取喷洒管路、洒水旋转喷头的方式,利用矿井水对矸石山种植的花草树木进行浇灌,使整个矸石山的洒水实现全覆盖,从污染根源上,有效地降低了矸石山扬尘对矿井的侵害,将昔日灰尘弥漫的矸石山,变成了绿意盎然的“花果山”。
近年来,辛安矿对建矿之初形成的矸石山进行了治理,将75000㎡的矸石山堆积面积,堆积量为271万吨矸石总堆积量矸石山进行整治,最终,经过矿反复研究论证,确定了“北坡梯田、南坡荒山绿化、东西坡喷播”的复合式治理方案,并采取“放缓坡度、坡脚围挡、修建马道、黄土覆盖、整体绿化、抑尘洒水”等措施,对矸石山进行科学治理。种植了各类花草及树木,改变了过去矸石山寸草不生、杂物遍地的煤矸石山,“晴天一脸灰、雨天一脚泥”的日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黑乎乎的矸石山变成了绿山,满山绿色成了“主基调”。昔日的矸石山,今朝变花园,将来的矸石山是职工休闲的好去处,给职工创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