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0-9 20:28:56

观洞庭

文/巴陵石化 胡忠勤

今年甫入夏,湘北地区气温未见明显提升,紧接着几场大雨接踵而至,天气凉爽无比,仿佛直接进入到秋天,有人据此乐观地预言:可以过一个舒适的夏了。老天岂能遂人意?历史的经验表明,过早地断言势必遭遇反复,何况天气?果不其然,这边话音未落,言犹在耳,那边已经开始酝酿着“变天”,尔后持续数十天的高温天气占据了剩下的整个日子,让过早乐观的人扎扎实实度过了一个最为漫长的炎炎夏季。

与往年不同,今年初夏与凉爽天气相伴而行的是洞庭湖水位陡然上涨了不少,有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因受前期强降雨影响,洞庭湖水位一再上涨,城陵矶等多处站点水位一度达到警戒值。一时间,相邀到洞庭湖边看水成了众人的一种消遣。

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无疑是壮观的,尽管较之以前不断有所“缩水”,但其磅礴气势不减,几乎在所有吟咏岳阳楼的诗篇中,洞庭湖都脱不去烟波浩淼横无际涯的形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诗句,萌娃都耳熟能详,仅凭这一“蒸”一“撼”,即便没登上岳阳楼,洞庭湖的浩瀚无涯也早已经活脱脱地跳入眼帘,仿佛一不小心雪白的浪花就拍打在脚下。

虽说久居岳阳,但除了整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常常无视洞庭湖的潮涨潮落,实在有愧。不过事有凑巧,今年端午这天,应两位朋友之邀到汴河街上的一个创客基地听讲座,得以近距离一观洞庭波涌。

汴河街坐落在岳阳楼南侧,这是一处仿明清建筑群,清一色的粉墙黛瓦,古色古香,两边楼阁对峙而立,飞檐错落,彼此呼应,两楼中间一条南北蜿蜒的商业小街,经营着各种小吃和“十三村”等地方土特产品,沿街两旁酒旗斜矗,匾额招牌鳞次栉比,游人如潮,好不热闹。讲座设在二楼,轻轻推开西侧的仿古窗,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尽收眼底,午后刚刚下了一场阵雨,湖上烟雨朦朦,船来船往,马达低沉,凭窗远眺,心旷神怡。兼有微风徐徐,柳条轻摆,一边啜茶,一边观景,思绪万千,早没了心思听讲,悠闲度过了整个下午。

这是洞庭湖日常最为平静的时候。

日子向仲夏滑去,天气也愈加炎热,整天足不出户只能靠空调度日。但也有不惧酷暑的,大暑过后又有人在微信朋友圈晒片儿,立即被一幅幅画面所震撼。那是一组无人机拍摄的涨水后的洞庭湖,平时有些羸弱的湖水仿佛一夜间丰盈暴涨起来,在汪洋恣肆湖水的映衬下,洞庭湖大桥更显高大雄伟,岳阳楼巍然屹立,景色十分壮观。在长江和洞庭湖的交汇处,浑黄的江水夹杂着从上游而来的黑色漂浮物,浩浩荡荡,一路向前,呈现出来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全无此前轻波荡漾漫不经心的温柔模样。

今年中秋月圆之夜,我又看到了洞庭湖的另一面。是夜,华灯初上,月光皎洁如银,巴陵广场迎来一拔又一拔天南地北来此赏月的人,只是举头望明月,低头不忍看。原本,要到冬季才裸露的河床就已经早早现底,让人感觉泱泱大湖离人是那么的遥远,皓月当空更加拉大了天地之间的距离。这与孟浩然眼里的“八月湖水平”大相径庭,如此洞庭月色怕是难赊佳酿,一醉方休啊!更会让远道而来的游人大失所望,悻悻而归。

这让我想起洞庭湖曾有的两副“面孔”。

有一年夏天,陪一位从北京来的客人登岳阳楼,客人是某学院教授,学养深厚,熟知名楼名篇,此次来湘讲学得以拨冗登楼以观,甚为期待,为能亲身体会范大人的忧乐情怀而兴奋不已,一路谈笑风生,引经据典,言“楚中二楼,岳阳与黄鹤争霸。自文正有记,岳阳之名始重。”复又设问:楼之巍巍虽逊于“天下江山第一楼”,何故而名重?因浩瀚之洞庭,故天下之楼莫能与之争也。俟上得楼来极目远眺,顿觉眼下之景与楼记所述相距甚远,湖面水波不兴,风平浪静,哪里是波涛如雪的八百里洞庭嘛!那年夏天的洞庭湖让这位远道而来的京城客人颇感失落。

还有一次,是在1998年夏天那场洪涝灾害过后,时至深秋,有幸陪同从东北大庆来的两位美女同行乘快艇去君山游览,恰逢连日大雨,太空低沉,乌云翻滚,阵雨频频,湖上波涛汹涌,一路上快艇颠簸如过山车,惊得两位美女花容失色,真真切切见识了一把浊浪排空的洞庭湖。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凡是到岳阳的游人无不慕名登楼观湖,以偿夙愿。只是今日之洞庭湖远不及古人笔下所描绘的万千气象,但也无须遗憾,洞庭之景远不止于一格,仍有可观,全赖苍天所赐,机缘眷顾,方可一睹芳容。何况共抓大保护已成共识,随着洞庭湖综合治理的深入推进,湖区生态环境必将明显改善,重现古诗文中洞庭胜景将指日可待。到那时,八方来客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矣!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10-24 09:36:55

感谢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