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千年诗廊”
文/茂名石化 李肖铭初秋的早上,我和同事阿莲从西门口步入肇庆七星岩公园。
肇庆的天空蓝凌凌,水清凌凌,山长在水中,水环绕着山,山水相融,七星岩美丽安静,步步是景,处处是画,我和阿莲走走停停,看景拍照忙得不亦乐乎。
前面立着一个牌,写着“千年诗廊”,“哈!到了!”我和莲会意地笑起来。我俩都喜欢诗词,昨晚在手机上搜索七星岩风景区旅游攻略,“千年诗廊”是我俩今天要游玩的主要景点。
按箭头方向来到石室洞门口,右边小亭前围着一些游客,他们对着北海碑亭里的《端州石室记》碑文狂拍。
这石碑是七星岩摩崖石刻中最有艺术价值、最有名气的“镇岩之宝”,由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题书,他游完石室洞乘兴挥毫泼墨,“千姿百态的怪石,千变万化的形态,好像伏虎奔狮,浮梁雕柱,翻滚激荡的波涛,巍峨高耸的群峰,迎面飞来,使人惊心动魄。” 李邕游玩的喜悦、惊叹跃然纸上。
由于碑文年代久远,有些字已残缺难辨认,又因为我俩的文化底子弱,遇到不少生僻字,一篇情文并茂,传世经典,朗朗上口的美文,被我俩读得断断续续,不流畅,文章的美感被打折。
李邕的楷体字,结构严谨,笔力遒劲,清丽端庄,《端州石室记》是著名的楷书代表作之一。李邕名满天下,连李白杜甫都崇拜和颂扬他,就是看不明白,也要拍下来拿回家慢慢欣赏,我俩忙用手机"咔嚓咔嚓"把碑文拍下来,还讨论能不能用来作微信头像呢。
洞口左边是宋朝包拯题刻:“提点刑狱周湛同提点刑狱钱津知郡事包拯同至。”字体苍劲有力,像包拯刚直不阿的性格糅合其中,字如其人。题字原刻于洞内东壁,现按原文扩大移到洞外,便于游人观赏和拍照留念,以扬其美德。
“七星岩”三个朱红大字刻在石室岩洞的岩壁上,特别醒目。我俩随着人流进入溶洞内,洞内穹隆高大,洞中还有洞,东有黑岩水洞,西通碧霞洞,北连莲花洞,石乳、石柱、石幔遍布其间,摩崖石刻林立,瑰丽奇特。水洞可乘船游玩,碧霞洞和莲花洞为旱洞,可步行游玩。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莲花洞。
莲花洞,中有璇玑台,在北侧的岩壁上镌刻有明代人篆书“璇玑台”三字。璇玑台为洞顶崩落的巨石,台面高出洞底六、七米,台上和悬壁留有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题名,密密麻麻,有300多则摩崖石刻。岩壁上"胡然北斗宿,化石落人间。天不生奇石,谁擎万古天。"是与声名远扬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的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借景言志的一首诗,气势非凡,诗品、书品和人品融合,给人带来一种浩然之气,
这些石刻群文体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等,行、楷、篆、草、隶各种字体俱全,或端庄清秀或刚劲有力或龙飞凤舞或行云流水,都是自成一体的书法艺术珍品。观赏摩崖石刻,每一个笔划都气韵生动,每一则题刻都藏着深厚的历史故事,我俩驻足流连,仿佛走进一座中国诗词书法的博物馆,共飨一场文化盛宴。
石刻群内容丰富多彩,风格独到各异,“锄禾日当午”的作者李绅、《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哲学家祖无择、诗人郭祥正、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等历代名人都留下题刻,以文字记载历史大事,以诗词颂山水,以歌赋抒豪情,寄托情怀,寄意铭志。陈毅元帅1966年游七星岩作一首五言古诗,其中有一句“壁上题诗词,千年成诗廊 ” ,这里的摩崖石刻群因此被称为“千年诗廊”。
走近千年的摩崖石刻,走近“千年诗廊”,拜读前人的字墨,看千年的时光镌刻在石岩上,承载肇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回帖支持!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