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一、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
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们的安全管理方针是:"预防为主、加强宣传、全面策划、合理防范、改进工艺”,在生产的全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一是制定了<安全生产保证计划书>,项目经理签字承诺。将安全管理标准、目标、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识别、组织机构及管理权限、施工过程控制、应急预案、检查和改进等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求,全部详细地汇编到保证计划书中,做到万无一失。二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爆破作业(包括火工品管理)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安全方案审批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罚制度>等十余种制度。明确了安全文化管理的方向。
二、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我们对项目部全体员工签订包保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根据岗位性质,分别制定安全责任目标。项目经理与项目全体员工(包括炊事员)全部签订安全目标包保责任状,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项目部与各工程队,在签订安全工程合同的同时,还签订了安全协议书,年度进行考核兑现。
三、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
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我们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一是重视岗前培训,持证上岗。从工人一进入工地,就开始全员岗前安全培训。针对不同的工种,有重点地进行目标培训,并进行应知应会考核。特别是特种工不达到九十分以上的不准上岗。二是丰富内容,形式多样。培训的内容包括安全教育六法、安全生产法规、质量标准、操作规范等;采用知识、制度、案例、防范等相结合的研讨式培训法,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同时,利用VCD播放工程安全质量教育及作业规程片,使培训内容直观、形象,参加培训人员达到100%。三是注重培训效果。选聘安全管理资深的专家或组织技术精、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授课,讲解地铁施工中易发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对于我们在施工中发现的安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避免问题重复发生,并且把培训效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另外,我们每年还要对安全基础知识进行测试,反复强化,包括经理也要参加考试,不留于形式,确实达到安全在我心中。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
四、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讲,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这就给事故的发生造成最大的可能。我们主要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一线管理到位。一线安全风险是最大的,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施工队上。每一个施工队都有专职安全员负责,实行"早班组活动”。每天早上大约用10分钟时间,安全员要召集施工队全体员工,对前一天检查发现的情况,进行通报,并做好各项记录,防患于未然。我们从进入上海就坚持天天如此。二是安质部工作到位。安质部工作人员责任心极强,每天坚守岗位,安全管理受控于24小时。安质部办公室安装了监控器,可以全面全方位地监控到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他们坚守一线,不定期地检查施工队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情况和记录情况。还经常出没于隐患较多的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拍下照片,留下第一手证据,按照管理制度,下发整改通知书,直至问题解决为止,不留于形式。他们作为安全管理执行者,即能做到管理不失控,又具有一定权威性。三是领导重视到位。我们成立了安全领导责任小组,采取了"五多”管理办法,即"多巡视、多检查、多提醒、多找原因、多下措施。”经理带领小组成员随时对各项目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突击检查,不走过场,把工作落到实处,有效促进了安全工作管理到位。在上海施工,进行安全检查的部门很多,他们不定期地到工地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评比。由于我们平时工作都做到位了,所以他们每次来检查都非常满意,并给予高度评价。在他们的多次检查中,我们从来没有不合格项。施工项目先后被评为"上海市重大工程文明工地”、"安全质量达标工地”。由于不断提高了安全文化的执行力,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一出手就能干标准活。(安全文化网) 文化企业之精神,凝聚力的无形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