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0-24 20:31:24

那个湘西汉子的情怀

    文\金陵石化韩媛媛

    虽然,他已经故去31年了,但是那湘西的山水里俨然有了他的印记。尽管沱江之侧的稀疏的几架吊脚楼,破旧而灰暗,没有红焰一样燃烧的花,没有彩蝶般斑斓的苗装,没有天真无邪的翠翠的容颜,但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边城已经被那个汉子的醇厚优美的文字,保留在了人们的心底。

    在他的碑碣上,镌刻着这样一段铭文:"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那是他自己的手迹。他的一生,都是在召唤着一个人应有的善与真,并由此获得了美。

    那个汉子的童年、青少年均是在湘西世界度过的。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湘西虽然正处于显著的开发阶段,但就社会政治、历史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仍然远远落后于湖南东部地区。由于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当时的政府对湘西委以代理人加以间接统治,采取自治方针,包庇纵容湘西土著豪强所提出的一系列自治性政策,官不为官、官匪沆瀣一气,有点类似于隋唐五代的节度使制度,因而显示出这块地域的愚昧同滞后。少数民族延续着千年来被压迫的历史,然而湘西当时并未沦为军阀混战的战场,更多的是些许相对的安宁与和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领域的功利因素对湘西的社会习气造成了不小的的冲击,而沈从文恰恰就诞生在这么一个新旧替换、人性多变的时代环境中。诞生于这个世界的沈从文是痛苦的、幸福的,湘西正在老去的人文情怀为之创作提供了难得的底气,是对他最善意的启迪和不可亵渎的神圣。他踏上文坛的道路后,湘西世界不就是他反抗邪恶人性的精神支撑吗?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沈从文的墓碑镌刻道:"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此言得之。

    他是乐意相信人性本善的,即便世界的本源为恶,他也宁愿引导人们回到曾经可能有过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去建立一个理想却现实化的世外桃源。

    他的笔调失却激越,趋于祥和,总有淡淡的哀伤穿梭文辞之间。从文不善于化文章为匕首、投枪,更似一碗重在治人的醒酒汤,慢慢潜入灵魂深处,焕发世人对友好人性的追忆与构建。我手写我口,沈从文的人生阅历和根植于性灵的人性意识使之不善于同鲁迅、茅盾相比,挥洒出那种立场鲜明、革命性极强的文章。飘游在从文作品中的人物,坏的就那么丁点儿坏,更觉是潜意识的出轨。而文章的品质又间接折射出从文先生不慕名利、恬淡适雅的人格追求,由他直接引发的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京海之争"更像一场无聊的争论。他的姨妹张允和女士是这样概括作家的一生:"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说的便是他谦让的人格与文学成就之宏大、客观严谨的人文理性情怀。

    一部《边城》是一首不朽的赞歌,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那么轻的意境,那么醇的氛围,水墨一样行云流水的渲染开来,那不可企及的之美,像一位不可企及的遗世独立的佳人,令人无望而生不尽的惆怅与无穷的感伤。

    那个湘西汉子的情怀,就这样让我们铭记。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10-24 22:44:29

感谢老师分享!

煤缘 发表于 2019-10-25 15:05:15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煤缘 发表于 2019-10-25 15:19:23

赵老师辛苦了,问好!

羊君 发表于 2019-10-28 20:38:37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回帖!问好!

羊君 发表于 2019-10-28 20:39:09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来访回帖!问好!

羊君 发表于 2019-10-28 20:39:43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周一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个湘西汉子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