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0-25 21:38:44

读《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

    文\茂名石化 柯思恩

    我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当人类第一次看见奇兽时,人类是不是也是另一个奇兽,好奇的奇兽呢?事实证明,我是的。

    至少在这本《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面前,我就是一只好奇的奇兽,千方百计想要兽猎其中的精彩和与众不同,分享画画世界的奇兽,来自吕洋、koko、金路绘,兰心仪、赵涵宇编分别编著完成的《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I、II、III部系列书。

    《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借鉴现代生物学理论理论,对《山海经》记载的动物形象进行了创新性的“科学化”解析,以独特的视角角带领我们重返华夏大地上初民眼中的神奇世界。本系列书以中国古代的五虫纲思想为基础,将《山海经》中的动物划分成毛、羽、昆、鳞、蠃、禺6大类,并为涉及的172种动物手绘数百幅主视觉图和细节分解图,对每一种动物的形态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做了全景式的扫描解析,是一套兼具艺术和科学之美的动物博物图鉴。

    我被书中鵔鸟可爱的萌样吸引了,紧紧地盯着配图文字,飞到哪里,哪里晴天。鵔鸟是钟山山神的儿子鼓变化而来的神鸟,天上地下独一无二,外表倒是不突出,但是有一项独特的本领,那就是到哪哪放晴,梅雨季节的南方很是需要,保证不会影响出游的心情。心里忍不住暗暗地想,如果每当外出旅行时,能有幸得到鵔鸟的指引,那将会是一件那么幸福的事啊。

    迷惑的心情就被一只鵔鸟牵引了,拔开了迷雾,飞到哪里,哪里晴天。

    我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鵔鸟,所不同的是,这只鵔鸟不会飞,它只能睁大眼睛趴在书本前看着鵔鸟飞。飞啊飞,飞进了172幅主图+437幅细节解剖图,尽情地感觉着超逼真的全息影像式记录的山海经的动物世界。

    我们是以怎样一种好奇的眼光去了解一种动物的呢?比如,说到猫的时候,我们会在脑海中浮现它的形象,它的手感是温暖而柔软的,它喜欢把自己塞进任何盒子形的容器,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猫是擅长捕猎的,爱吃鱼,人们通常会用它去对付鼠患。现在的家猫往往都是为了观赏、陪伴,养猫的人会自称猫奴。

    对于一种生物的了解,我们是从它的种类、形状、习性、与人类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面去考虑的。

    《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提供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思考模式,它通过古文中的描写绘画出应该的样子,再通过外形推断出这种形体的骨骼结构、甚至是进化的模式,再深入一点,就是这种生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栖息环境。这些信息的得到有古文直接提供的,有的是根据这些动物所处的环境所进行的合理分析,这与我们认识生活中任何一种动物的方式都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也会让它们的存在脱离出故事的层面,似乎变得有些真实起来。《山海经》里所描绘的那片大陆,会随着对这些生物的介绍而立体起来。

    就像《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提到的那样,我们可以去聊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甚至是印度的神话故事,但是说到我们自己的神话故事,往往很难形成一个可以称之为系统、或者是体系的东西。我们在不同的渠道可能会获取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可就个人的经验而言,很难完成最终的整合。

    《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提供的,是一种趣味性的阅读,它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却真的是在把“兽”这一体系的东西重新整合起来,让它们能够撑起一个属于中国远古神话的大陆。

    世界之大奇不有,我想这就是《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的奥秘和吸引人之处。

    哦,对了,华为的某个操作系统就叫“当康”。当康出现在哪,哪就五谷丰登。当康简直是最吉利的动物,没有之一了。别看它的外表是一只巨大的野猪,但是能吃得这么胖,说明是真的不缺食物。

    它的觅食行为,能令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所以它一旦现身,就能带来五谷丰登,有这样一只神兽在手,再也不怕半夜饿醒时面对空荡荡的冰箱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奇兽:山海经动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