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荤一素
文\江汉油田 冉海燕“我儿子每顿饭。得吃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我现在床上躺着,谁来照顾他。”
音乐人毛不易在《奇遇人生》第四期回忆母亲,他说这是妈妈生病后见到他的第一句话。那年他17岁,母亲得了癌症。后来他根据这段经历写了歌曲《一荤一素》。“日出又日落,深处再深处,一张小方桌,有一荤一素,一个身影从容地忙忙碌碌,一双手让这时光有了温度!”
毛不易的声音温暖,有着微微的触动感,像黑白照片有着岁月的痕迹。
记得刚上班时,我所在的边远小站是上一个星期休一个星期,有一年过年轮到我们上班,大家都各自从家里带了好吃的。20出头的小伙子,大姑娘,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叽叽喳喳。很快,一桌子菜一扫而光,大家互相点评,吹捧着妈妈们的手艺。只有一个女同事带的红烧排骨,在每人尝了一块之后就在无人问津。她有些落寞,讪讪的小声道:“我妈妈.....不太会做饭!”神情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
回到寝室,女同事告诉我她妈妈平时做菜就是这个味道,她也一直觉得挺好吃,没想到大家都不喜欢,知道她要带菜一起过年,妈妈花了很大的功夫。
“明天我接着吃,舍不得倒!”说这句话时,她眼睛有些红了。
那一刻我才明白,不会做饭的妈妈笨笨的厨艺里有着深深的爱,也有着孩子深深的依恋!
一般我在中午11点接到电话,那80%是一定母亲打来的,内容像复制粘贴。
“中午做了麻辣鸡,你回来吃吧!”
“中午做了凉拌牛肉和虾,你回来吃吧!” ......
中午时间紧,我大多没有赶回家,而是选择在食堂随便吃一顿。晚上一进家门,爸妈的声音总是扑面而来。
“鸡爪给你留着的,赶紧吃吧!”
“今天是用豆浆机打的我们自己种的蚕豆做的凉粉,你快尝尝!”
我实在不忍心拒绝他们,就算有时候已经吃过晚饭,也要拼命把一满碗饭菜送下肚。
记得一次一个朋友酒到深处,突然说了句:“好想吃一碗我妈做的面条!”一问才知,他的妈妈,已经离开三年了。
“太年轻的人,他总是不满足,固执地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
毛不易的歌声仍在时光中淡淡的继续,日子不会为谁停留!如果还可以,如果还来得及,不管是谁做给谁吃都可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