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见云海
文\茂名石化陈汝雄最早领略到云海的壮观和气魄,还是早年在阅览黄山的风景介绍时,被图片上黄山那波澜壮阔的云海景观深深地吸引住,遐想连篇,总以为那是仙境,那里面一定还会有天宫,且住着神仙。可是,当有一年,自己真的登临黄山,顶着太阳爬上山顶时,却万里晴空,未见些丝的云彩,更遑论云海了,因此,很是失望,向管理人员埋怨打听,怎么山顶上没见云海,是不是黄山风景介绍的图片弄错了?管理人员肯定地回答,云海当然是有,只是一年中难得见到几次,要非常有机缘的人才能碰到的。
渐渐地,随着岁月的流逝,旅行登过的山,去过的风景名胜也不算少,特别是早几年随着驴友利用周末时间参加登山驴行活动,风里雨里的在山里转悠,千米以上的山峰爬过无数次,却只有几次目睹到山脊间局部流趟的云雾,都不成气候,且很快就会消失掉,早年看见过的介绍黄山风景时图片上的那种波澜壮阔、一望无际的云海景观却始终难得一见。
记得那个周末,我与一群驴友准备攀登电白区三架山时,因一路大雾弥漫,走到半路时迷路了,于是重返山下,改登附近的地处阳西、阳春、电白三区县交界处的粤西名山鹅凰嶂。
鹅凰嶂属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337.6米,由于临近南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这里曾是军事禁区,在主峰山顶上曾驻扎过一个通讯营,顶峰修筑有地道、营房、雷达通讯站等工事。改革开放后,通讯营撤走,留下废弃的地道、营房等工事。鹅凰嶂山顶一带,多奇峰异石,风景优美独特,且有原通讯营留下的大路直通山顶,山顶有纵横交错的地道和保存完好的营房供游人参观,因此,这里成了粤西驴友爬山赏景的最佳去处。
我们沿着大路,一路弯弯曲曲,螺旋绕山而上,一路在云里雾里,阵阵云雾袭来,凉气怡人,沁心润肺。中午时分,到得接近鹅凰嶂山顶的原通讯营废弃的一个雷达站台,如今虽只是空荡荡的水泥地,却变成极好的观景平台,大家都在此休整,喝水吃干粮。因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清,很多驴友不愿继续往山顶爬了。休息一会后,我们几个不到山顶誓不休的人,相约继续往鹅凰嶂顶峰攀登。
经过废弃的军营后,继续沿陡峻的石阶而上,到得主峰的半山峰时突然有个地道口,我们走进去,打着手电筒,穿越用合板装修过的宽敞地道,很快便从山峰西面登上海拔1337.6米的鹅凰嶂主峰顶,这里是一个宽大、被废弃的原通讯站水泥平台。
刚到山顶时,大雾弥漫,雾锁一切,周围除了白茫茫的云雾外,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在忙着拍照,折腾一阵子后,坐下来休息时,渐渐地,感觉到远方的天际间正缓慢地将云雾切割分成上下两大块,上下两层颜色渐明,天上的云层有蓝天衬托,要显得蓝些;人间的云海要洁白得多,且不断地在缓缓涌动蔓延,弥漫在鹅凰嶂山腰四周,一望无际,直到泛蓝的天际尽头。站在鹅凰嶂山顶环视远眺,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被那梦寐以求的波澜壮阔的云海景观紧紧地环绕着了,云海比鹅凰嶂山顶略低一些,只有站在主峰山顶,才能欣赏得到,这个山顶平台是绝佳的观赏点。我小声惊叹:“云海,有云海啊!”大家也惊呼起来,兴奋无比,有的跳跃着照相,想把那腾云驾雾般的美妙时刻留下来。
第一次有机缘遇见壮阔浩淼的云海,我被那一望无际、缓缓翻涌挪动的白色云雾震撼,晃若置身于云雾缥缈的仙境,整个人不知不觉地也在飘飘然,似乎也能凌空跨越,腾云驾雾,像雄鹰一般飞翔起来了。云海久久不肯散去,任由我们在四周拍摄,或站着眺望,或坐着欣赏,发呆冥想。我一边拍照欣赏,一边心里暗自庆幸惊叹:此景应是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赵老师辛苦了,问好!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来访支持!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帖辛苦!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