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0-27 19:34:13

秋天里

   文\巴陵石化胡忠勤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一场夜雨过后,清晨时分雨住了,天色仍是欲雨时的瓦青,在阴霾的笼罩下,昏暗的回廊中,花儿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有几枝已经枯萎了,在昨夜的风吹雨打下,花瓣散落在青灰的地面,让人顿生怜惜。想想这些鲜花几天前还曾经擎在高枝上,傲然迎着过往人们投过来的歆羡的目光,不动声色,这眼神是她赖以生存的养料。可如今风光不再,耷拉着腊黄的脸皱着眉头,只等着清洁工来清扫残余。此刻,雨完全停了,雨滴仿佛也倦了,滴答声已没有先前那样急促、嘈杂,可是,花早已不堪风雨摧折,有些零落,相比之下,叶子却是滋润得很,油光光的,翠绿如新。一处刚长出来的嫩叶微微卷起,上面缀满了着水珠,一副娇滴滴的模样,愈加显得残花的老态龙钟。不知是嫩叶催老了花朵,还是花谢滋养了绿叶,可是,为什么不能共生共荣呢?看来自然的法则如此,是难以两全的。

    对于秋的悄然到来,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深深体会到的,但是枝头上的花朵分明是亲身经历了这场变故的,只见开的开、谢的谢,你方唱罢我登台,像赶场子一样生怕错过了争奇斗艳的机会。除却正午,日头已不再有曾经让人畏惧的威力,与夏日时肆无忌惮的作派判若两人,有时倒像是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躲在一边——远远挂在天际,有些怯怯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又好象是在期待着某种嬗变,太阳的光芒不曾减弱,但热度已经不如从前了,这就是秋天里。

    悲哉秋之为气也!在古人的眼中秋天总是一个伤感的季节,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哀“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叹“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那是因为荒山田野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印象总脱不去萧瑟,这时虽然还远没到满目萧条万木尽枯的境况,但苍凉之感已经呼之欲出,“树树秋声,山山寒色”已经让人轻而易举地联想到不日后的凄凉。

    在城市里,季节的更迭是没有明显的界线的,所以,现代人是无法发出悲秋的感叹的。这里只有冷热之别而无季节之分,如果不是有心留意节气的变化,秋天是更不容易察觉到的,除非到了深秋,当落叶纷披,一层层,一堆堆,随风忽东忽西,敲打行人的衣裙时,才恍然大悟。“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只是这时已经离寒冷的冬不远了。不过,城里的人情愿相信这才是真正的秋天,让热浪从此远离,可以好好睡上一觉,吃上一顿肥厚滋补的大餐。这短暂的秋天到了,同时也预示着就要走了,秋凉顷刻就要变成秋寒。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让人感到秋意渐浓的除了清凉如水的夜色,就是突如其来的一场场秋雨。今年的秋来得比较早,想想应该是从那一场雨开始的。那是一场台风登陆带来的强降雨,一个夜晚气温骤降,季节的拉锯战终于分出胜负,从此宣告了夏季的终结和秋的正式君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炎热的暑气气数已尽,无须作无谓的挣扎,心有不甘也只能期待来年重新开始。

    秋天的到来也让身边一些小动物们开始了一年当中最为忙碌的时候,那些叫不出名字、也弄不清楚科属的飞鸟走兽,此时行为极为相似,皆是为本能所驱使,为过冬而不知疲倦地四处奔波着。此情此景,生为人类或许可以稍感几分慰藉,但可不要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也要有所感悟启迪。虽然相比之下人不必这样劳神费力,但是,也须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努力。天气凉,羽扇藏,早起床,读书忙。在秋天里,曾经高温蒸烤下的大脑恰好可以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人生,规划一下未来,找来几本好书补补脑,增加一点新知识,这样也算不白白度过一段难得的美好时光。

煤缘 发表于 2019-10-29 14:55:54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煤缘 发表于 2019-10-29 14:56:03

赵老师辛苦了,问好!

羊君 发表于 2019-10-29 19:44:58

回 1楼(煤缘) 的帖子

感谢白老师来访支持!

羊君 发表于 2019-10-29 19:45:19

回 2楼(煤缘) 的帖子

回帖辛苦!问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