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葫芦
文/永康石油胡巧莉对于糖葫芦,总有莫名的偏爱。倒不是有多喜欢吃外面包裹的糖,只是喜欢那种酸酸甜甜的的口感,糖的甜脆与山楂绵软的酸味综合在一起…所谓“一尝忘不了”便是如此吧。
重温糖葫芦的“酸甜好滋味”是在庙会上,带着表哥家的小侄女穿行在人海中找寻形形色色的美味。油炸、烧烤食物上火,小孩子吃并不适合;麻糍不易咀嚼且不容易消化,也不合适;甘蔗太硬,小侄女估计肯定啃不动;爆米花既容易上火,又太过甜腻,同样不适合…转了一大圈后,看见墙角边卖糖葫芦的小商贩,于是停下脚步,买了两串。
红色的糖包裹着红艳艳的山楂,看着很是诱人,我撕开包装纸递给小侄女,她接过去舔了一口,紧接着又咬了第二口,嘴里吃着还不忘跟我道谢:“谢谢姑姑给我买好吃的!”小家伙嘴里含着糖葫芦,吐字有些含糊不清,她那时不时鼓起的腮帮子表明我这糖葫芦还真买对了。
不多时,一串糖葫芦进了小侄女的肚子,她的眼睛却一动不动地盯着我手里还未拆开的糖葫芦。
我知道小侄女意犹未尽,但一想起嫂子特别强调不能给她吃太多东西,只好想法子转移她的注意力。看着边上的充气城堡,我心里有了主意,“涵涵,我们去充城堡找小朋友玩好不好?”她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点了点头。
小家伙有得玩便不再惦记好吃的,我寻了个小板凳坐下,一边看着小朋友们玩乐,一边吃着手里的糖葫芦。
一口咬下去,久违的味道在舌尖弥漫开,蜜糖的甜,山楂的酸,熟悉而又陌生的奇妙滋味蔓延,再蔓延…
儿时的我,最爱糖葫芦。只要赶上庙会或者看戏的时候,爷爷总会给我买上一串糖葫芦,我总是紧紧攥在手里舍不得吃。那时候的糖葫芦个头更大,分为酒红色和红色两种,口感上几乎一般无二,只是外观上略有差别。
慢慢展开外边包裹着的塑料薄膜,蜜糖的色泽鲜艳而诱人,咬一口,糖的甜味,山楂的酸味,混合着唾液淀粉酶在口腔里发酵。一小口一小口地细细品味,一串糖葫芦可以吃上许久。有时舍不得一气儿吃完,就把塑料薄膜重新包上,隔天再吃。那时家里虽然只有我一个孩子,却依旧要找个秘密之处把糖葫芦藏好,唯恐被人吃了去。
再后来慢慢不再爱吃甜食,连糖葫芦的糖也觉得过分甜腻,于是改成直接吃山楂。山楂没有了糖的包裹只剩下酸味,我却独爱这酸味十足的口感,一口气吃上十几个也不肯停歇。
新鲜山楂除了能做成糖葫芦,直接食用,还能切片晾干泡水喝,据说有减脂的功效。然而不论山楂有多少种吃法,在我的记忆深处最怀念的还是儿时爷爷买的糖葫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