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叶飘飘
文\茂名石化陈汝雄最早认识银杏是在茶楼里喝茶时从吃白果粥开始的,白果煲的粥清淡微甘,配上瑶柱,是上等的好粥,每次都能喝上一大碗。白果是银杏树所结的果实,故银杏树又称为白果树,被誉为地球上的活化石,是我国特有品种,声名远扬。
秋末初冬,正是杏叶飘飘一片金黄灿烂之际,带着对银杏林满树金黄、落地流金的无限向往,我们来到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真正见识成片成林的高大银杏林,观赏这里闻名遐迩的银杏叶那片金色世界。
来到海洋乡大桐木湾村,只见村头村尾到处是高大的银杏树,这里种植银杏的历史很悠久,村后有株银杏王,树龄有上千年,我们3个身高一米七以上的人上前张开双臂合围,都还差半个手臂才能合上。据村民介绍,村里百年以上的银杏树有160多株。银杏每年8月结果,果实叫白果,是良好的食材,其味甘美,营养丰富,可以做名贵的药膳,有降血脂,通血管等功效,特别适合痰多咳喘、遗尿尿频者,以及体虚白带的女性。但有微毒,不能常食,更不能多食。银杏树要种上15至20年才能结果,一般每株银杏老树能结果200来斤,过去很受日本人青睐,最高价时曾卖到每斤30元,如今出口白果的数量骤减,价格下降明显,已经不再是大桐木湾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了。最近几年,他们已经成功地转而种植李子、桃子等经济作物,年收入多的超10万元,少的也有几万元,生活进入小康水平。
每年11月,是银杏叶变成金黄色的季节,在此前后两个月期间,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到此欣赏银杏树叶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11月中下旬,每天至此观赏的人都有几万人之多,把这个只有40多户200多人口的小村庄挤得水泄不通。当地村民也抓住这个黄金时间,做起旅游生意来,开家庭旅馆,做餐饮,卖白果、竹笋等土特产,忙得不亦乐乎,这已成为他们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良好渠道。
当晚我们入住村上一户唐姓农家中,唐伯60多岁,老伴早年过世,有个独生女儿,女婿入赘,打理旅馆和餐饮生意。晚饭后,唐伯带我们到村上转悠,观赏村中的名胜古迹。村里有口清嘉庆年间的古井,至今还可用,过去,整个村庄的食用水都靠它,井沿留下55道深深地打水绳痕,足见其昔日的重要性。村里老屋前有两对1米多高长方形石柱,据介绍一说是状元柱,传说村里曾出过武状元;另一说是拴马柱。村里有户人家居住的房屋是全木结构,雕梁画栋,有上百年历史,足见当年户主的富有,房屋旁边有口长约2米的大古缸,四边及底部都是用整块大理石砌成,过去是村里储水之用。在村边有口池塘,塘边原有棵大桐木树,该村由此得名,但此树已经枯死,再也见不到了。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来到村后的银杏林参观。这里的株株银杏都是百年老树,颇为壮观。可惜我们来得稍早了些,只有部分树叶变黄了,大部分正从青转黄之际,尚未“满树尽戴金黄甲”,缺了点“片片杏叶飘,满地撒黄金”的梦幻景象,有点遗憾。株株高大粗壮的银杏树有十多二十米高,枝繁叶茂,杏叶布满枝头,形似片片枫叶,飘飘洒洒,气势非凡。
我们徜徉在高大茂密的杏林中,一边拍照一边欣赏,对这些地球上的活化石既敬又爱。我发现有两株银杏树,并排倒地后重生,哪里跌倒哪里站起来,倒地后的树身并未枯死,而是向上长出几株粗壮的树杆来,变成一株成林,令人看后无不啧啧称奇,赞赏银杏树生命力之顽强,不愧为活化石。 感谢老师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