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发表于 2019-11-15 10:28:48

草原牧场秋日行

我们是八月底来到草原的。这时草场的草已经黄了,接天蓬草无穷黄。高大的风车在一望无际的金黄的上空旋转,曾经在电视上看到的情景真实的出现在眼前。
    经过几百公里的跋涉,当晚我们就住宿在一个朋友的家中,他家的牧场就在这片草原上。这片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辉腾高勒。“阿巴嘎”系蒙古语,汉语“叔叔”之意。因部落首领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力古台后裔,故将其所率部落称为“阿巴嘎”部,并延用至今。
    “洪格尔高勒”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可爱的河流”。但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访遍了这片草原,却很少见到有水系,即便是有水,也是汇不成溪流的那种水泡子。听朋友介绍,这里土壤以栗钙土和风沙土为主。地形是典型的沙漠草原,水是这里最稀缺的资源。
    朋友家的牧场很大,有上千亩,依沙丘而建。说是草原,放眼望去,绿色植被很少,满目都是沙土。听朋友介绍,国家正在出台政策,退牧还草,治理草原沙漠化,不就的将来,这片草原就将变成无人区,若干年后就是真正的草原了。
    在草原的两天时间里,让我们真正全方位了解了牧民的生活。这里交通不便,道路崎岖坎坷,由于我们自驾的汽车马力不足,只好弃车,改乘朋友家牧场的越野车才进到了草原深处朋友家。在这里手机没信号,电话根本打不出去、打不进来。后来我们爬上屋后高高的沙丘,才找到了微弱的信号,才接通了外面的世界。这个时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他们流连于沙丘上,玩着手机,久久不愿下来。
    在我的认知里,以为所有牧民都住在蒙古包里。到了这才发现,蒙古包只有旅游景点才有,真正的牧民早已住进了土木结构的房子里。
在这里,我喝到了真正的奶茶。奶茶是牧民最日常的饮品,早中晚都在喝,就像我们日常喝稀饭一样。牛羊肉是这里待客最普通、最丰盛的食物,蔬菜反而成了稀缺品。朋友说,这里一到冬天下雪就进出很困难了,平时就交通不便,一下大雪封路,车无法通行,只能靠铲雪车开路,朋友说,冬天开车走在两旁堆积而成几米高的雪墙中,别有一番风景。
    菜都是大锅炒出来的,灶里烧的都是柴草,别有一番味道。牛羊肉都是整块炖煮出来的,热气腾腾的端上桌,想吃哪里、哪块,就自己动手用小刀割。在这里,我体验到了大碗喝茶、大块吃肉的感觉。
    当然,牧场里最热闹的还是饲养的牛羊,它们才是牧场的真正“主角”。每天天不亮,牧民便会被小牛犊的“哞哞”叫声吵醒,那是小牛饿了,要吃牧草了。草是头天备好的。喂完草料和水,小牛仍然不消停,叫个没完,原来它们是在找妈妈。这时候一个壮观的场景出现了,成群结队的“牛妈妈”从远处沙丘甸子深处慢悠悠地走来,这个时候是“喂奶”的时候,而此时,小牛的叫声更响了,连绵不绝。这时我才明白,老牛晚上是不回栏的,它们是在外过夜的。
    在打开圈门的一刹那,万牛奔腾,小牛争先恐后地冲出来,各找各妈,彼此的呼应叫声连成一片。有的小牛一出来就很快找到了“牛妈妈”,有的小牛很笨拙,别的牛吃了半天里,它还在没头的乱窜,不停的寻找。在老牛喂奶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情况,有一头老牛同时在喂两头小牛。朋友介绍说,有一头小牛的妈妈死了,就指定了这头老牛来喂它,一到喂奶时候,这头小牛就很自觉的跑过来了。看来,在动物界也有收养一说。
    短暂的两天旅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们不仅领略了锡林郭勒草原秋天的风景,更了解了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这里生长着较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和灌木林,我们沿着潺潺小溪的辉腾河探幽,遭遇了成群结队的牛羊和马。这里栖息着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走在盖住脚步的沙土里,常常能见到天鹅、鸿雁、灰鹤从头顶掠过,鸟的叫声久久在天空回响,令人流连。
    难忘的田园生活,在这里暂时忘却了烦恼,忘却了纷争。同行的一位朋友说,明年的夏天他还要来,在这里住一个月,打草、劈柴、喂牛,做一个真正的牧民。我不由一笑,张开了干渴的嘴唇,顺手捋了捋两天没有洗的头发,闭上眼睛,酣然入睡。(杨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草原牧场秋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