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欢歌
文\金陵石化韩媛媛诗酒欢歌,时常是节日的调味品。
酒是文化,酒也经济。今年的资本市场也演绎了酒的欢歌,一股茅台酒的股价早已经跨越千元。
酒,用好了,的确是好东西。在当今社会,酒成为社会交往的首要。谁家乔迁、结婚、满月、接风、送行……离不开酒。少了酒,就少了热闹,少了气氛;少了开怀畅谈,少了倾心长谈,更少了肺腑交流。酒也是国际交流的代言人,是非语言交流的参照物。重要的交流,必要的盛宴,少不了红酒来陪衬,少不了香槟来助兴,相互的问候尽在相敬如宾的碰杯中,这样的氛围温馨而恬静。
关于诗酒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是盛唐。历史在发展,朝代在变迁,唐朝经历了经济和文化最鼎盛时期,它少了战争的血腥味,多了文化的熏陶。此时的酒文化尤为突出,不管乡间还是朝政,到处呈现一番繁荣的景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那些乡村、乡民、乡情的纯朴好客,盛情款待的画面跃然纸上,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满足和无忧无虑。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同样出现在陶公笔下,世外桃源成了现代人心灵神往之地。
更有诗仙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活脱脱的诗酒李白醉卧在那里。诸多的诗,文字虽与酒相关甚微,但都是他酒后的杰作,以浪漫著称。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以友情为重;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以豪放盛名。酒文化熏陶着唐人,也熏陶着后人。但饮酒须适可而止,不可过度,过了度,便会有花天酒地的奢侈。“朱门酒肉臭”不正是对一些朝政不满的嘲讽?
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怀李白》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对李白的赞誉得体,对酒文化的赞誉更得味,对唐朝盛世的赞誉得力……
对于女性而言,白酒无须有,红酒可适量。尤其葡萄酒,可养颜美容延缓衰老,适量补充胜过保健品的疗效。
忽然想起刀郎演绎的《祝酒歌》里的歌词:拿来分享。就让你我分享彼此生活里或快乐或忧伤的点点滴滴吧。
感谢老师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回帖!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