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1-27 20:10:14

我和我的记忆球

    文\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卫然

    皮克斯公司的电影《头脑特工队》2016年横扫世界,让无数人相信,自己的脑中存在着大大小小、颜色各异的记忆球,记录着激动人心的时刻、难以忘怀的镜头、喜极而泣的瞬间。无论是会心的微笑,还是紧咬的牙关,抑或是脸上交错的汗水和泪水,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每一种情感,都代表了一种颜色;每一种经历,都记录成一个片段。我们的工程院,转眼已经成立近十年了。十年间,我亲眼看见,亲身经历了,她从一个破壳而出的雏鹰,成长为振翅高飞、扶摇直上的鲲鹏。

    关于这十年共同成长的记忆,就像是漂浮在我脑海里的记忆球,五颜六色、光彩灿然,每当我静下来审视它们,都会有一种冲动,用我不够生花的拙笔,书写到白纸上,让每一个想了解工程院的人们知道,这里的工作和生活,原来是这样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蓝色记忆球——入职

    入职的记忆,就像北辰大厦窗外的天空,如洗般湛蓝。2010年1月7日早上,揣着一纸借调函,带着几包衣服被褥,带着满心忐忑和一丝迷茫我来到北京,踏进刚刚成立的储层改造所大门——北辰时代大厦716室。几位已经报到的领导和同事们热情地迎接了我,每一位都是响当当的人才,文韬武略、内外兼修。他们中有储层改造所的奠基人,当伯乐凭慧眼,招贤纳士、建章立制;有压裂领域响当当的知名学者,儒雅博学、著作等身;有来自江汉井下作业公司最年轻的副总师,经验丰富、活力四射;有来自河南油田、中原油田的业务骨干,专业和管理兼备,文武双全;有来自斯伦贝谢、安东的世界级石油公司的国际化人才,有潮有范,眼界开阔;更有一群毕业于各985、211名校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壮志凌云。人是五湖四海的精英、楼是高耸入云的大厦、穿的是笔挺的院服、带的是沉甸甸的院徽、扛的是工程院年轻而骄傲的盛名,以至于我这个在中石化最大油田的采油院耕耘多年的“老研究员”,都不由得忐忑不安。当然,在这样高层次的集体里,与精英们并肩作战,感受更多的是自豪和责任。

    有诗为证:

    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

    伴着泵车的轰鸣

    伴着亲人的嘱托

    伴着石油工业辉煌发展的蓝图

    我们要像你一样

    做一个快乐的奉献者

    用与生俱来的宽广胸怀

    继续履行着工程院主人的责任与义务

    ——《为奉献者而歌》

    橙色记忆球——奋斗

    橙色的记忆球,像千锤百炼锻造的钢水、像硕果累累挂满枝头的香橙。2010年6月的一天刚上班,所长对我说:“马上坐下午的航班去宜昌,集中办公,与江汉四机厂联合申报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一路颠簸来到古城荆州,入住紧邻农舍的招待所,白天讨论项目框架和内容,晚上写立项申报书和预算书。由于水土不服和熬夜,第三天我就得了急性肠炎,上吐下泻近乎虚脱。可是为了不影响课题组进度,我咬牙坚持,十几天后完成所有报告的编写,整个人瘦了10斤。

    不知多少次,钟表的指针指向下午6点,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工作桌上的电话铃响起,“通知所有在家人员,10分钟后开会,讨论科技部立项材料!”这些场景在建院以来基本属于“家常便饭”,因为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迫……。储改所,就像是大家心安理得奉献的家。同事们经常说:“为了工程院和储层改造所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在上游板块拥有话语权和特色技术,我们必须比别的研究院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

    春华秋实,秋日不仅有金黄的落叶,更有金灿灿的奖杯。储层改造所人员数量从最初的6个人到今天的35人,博士超过50%,三大研究室,覆盖了工艺、流体、数模、岩石力学等多个专业。每年平均承担40多项省部级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横向收入高达2000万以上。胡适先生曾说过:“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十年间,我品尝到累并快乐着的艰辛,也收获了很多喜悦,不但承担了2项国家重大专项的专题,5项局级科研项目,同时为了将科研与现场有机结合,我还参与焦石坝、武隆等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方案编制与施工,在现场技术支持60多天。

    红色记忆球——快乐

    红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我脑海中的红色记忆球,就像鲜花的海洋一样,自从加入工程院这个大家庭以来,这个喜庆的颜色就代表了欢乐的记忆:

    精打细算,终于在北京买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虽然不大,比我父母的年龄还高寿,但是温馨舒适、阳光明媚;

    励精图治,孩子终于就读到心仪的学校,虽然不是顶级名校,但是校风严谨、历史悠久;

    付出有报,自己连续多年获得院“先进职工”、“先进工会主席”、“优秀通讯员”、集团公司直属工会“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虽然操心费神,加班加点,但是劳有所得、苦有所获;

    一个个红色的记忆球,让我感觉到北京正是我的心仪之城,工程院正是我的缘分之地,储层改造所正是我的约定之所。丈夫虽然在海外战线同样为中石化奉献着,但是每每视频的时候,屏幕两边都是幸福开心的笑脸;父母虽然退休远在外地,但是每天的电话嘘寒问暖,听筒两侧都是爽朗的笑声。红色的记忆球,就像过年的窗花,把透明的玻璃勾勒出幸福的纹理;就像国庆的灯笼,把属于我的天空映得如彩霞漫天。

    绿色记忆球——希望

    每天坐地铁上下班的路上,我的目光都会穿越车窗,遥望一栋包围着脚手架的高大办公楼。眼看着它一层一层的长高,长壮,清晨看它沐浴春风,昂首矗立于苍穹;傍晚看它身披金色光芒,俯瞰苍茫大地。每当这时,我的嘴角总是不自觉地上扬。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沙河科研基地,现在已经初见规模,入驻在即。最让人激动不已的是,配套的职工家属区也逐步明朗,规划图纸中幼儿园、小学、运动场一应俱全,不由得让我忍不住憧憬着,在这个大院里工作、生活、锻炼,与领导探讨课题,与专家攻坚克难,与同事研究实验,与家人散步聊天,与邻居切磋厨艺,与孩子奔跑嬉戏。希望,是人类生存下去的最大动力,是潘多拉魔盒里唯一存在以克制所有灾难的神的馈赠,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绿色记忆球,像欢乐鼓掌的青草,像摇摆舞蹈的绿树,恣意的飘荡。

    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说过: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当下一个十年到来的时候,我又会拥有什么颜色的记忆球呢?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11-29 09:34:34

感谢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和我的记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