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1-27 20:22:28

游鲁迅故里

    鲁迅,一个遥远又熟悉的名字。

    从小学课本到中学课本。鲁迅先生的文章陪伴我走过十几载的求学路。床头如今依然放着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闲暇的时候翻开书页,略略看得几行,便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厚重的笔墨气息。

    我们到达鲁迅故里已是下午,因是周末的缘故有不少学生前来参观,我们穿行在人流中开始今天的参观之旅。鲁迅故里,分为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三味书屋、咸亨酒店等多个景点。

    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开蒙之所。鲁迅的书桌上刻着一个“早”字,原因是当年鲁迅每日早起为父亲买药,有一天早晨他上学迟到了,寿镜吾老先生便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他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书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从此便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刻在心里,从那以后鲁迅上学便再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奋斗了一生。

    三味书屋有个小小的后院,于那时的鲁迅而言,这里便是他和同学们的游乐园。捉蛐蛐、嬉戏打闹……儿时的快乐总是简单而又纯粹,与这个后院相呼应的,便是鲁迅故居的百草园。

    百草园于孩提时代的鲁迅而言,不仅是玩乐嬉戏的乐园,更是亲近大自然的地方。这个偌大的院子里,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与树木。每逢桑葚和覆盆子成熟的季节,鲁迅便与小伙伴们一起品尝这大自然的馈赠;夏日的傍晚,最适合在百草园里捉蟋蟀、玩斑蝥,还可以在皂角树下纳凉,听祖母讲那有趣的故事;到了收获的季节,何首乌的块根、木莲藤的果实自是让人欣喜;每每到了冬天,便可在雪地上捉鸟雀。

    园子里的动植物,有可看可玩的,更有可吃的,对于孩子而言,便像无尽的宝藏。即使今日“紫红的桑葚、酸甜的覆盆子、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角树…”已不复当初模样,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浓厚的生活情趣依然让人恍若身临其境。

    鲁迅笔下的人物不在少数,孔乙己便是其中之一。咸亨酒店门前孔乙己吃着茴香豆的塑像栩栩如生,我们行至此处便再也迈不开步子,去店里寻觅茴香豆的踪迹去了。说是茴香豆,其实是茴香味的蚕豆,对于在乡下长大的我而言蚕豆再熟悉不过,茴香味的蚕豆却从未尝过,剥开包装袋捻起一粒茴香豆放进嘴里,茴香的香味、蚕豆的软糯交织在一起,便是茴香豆独有的味道。

    美食入口,风景入眼,文化入心…真是不虚此行!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11-29 09:33:03

感谢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游鲁迅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