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的温石 发表于 2019-11-29 20:18:38

救猫记

救猫记
■侯秀峰

那天下午,看到老师抱着猫安抚的那一刻,我真的震撼了。老师坐在沙发上,怀里抱着那只刚刚被救回来的猫,手顺着猫的后脑、脖颈来回摩挲,嘴里还不停地说:“哦哦宝贝别怕别怕,到家了。”

这只猫是被人遗弃到公园的,当时遗弃的是两只,一只公猫一只母猫,被遗弃后都开始绝食,公猫很快就饿死了,母猫被爱心人士发现的时候也已经奄奄一息,拒绝吃饭。一位常年关注流浪猫的曹师傅,硬是把猫的嘴掰开喂食,母猫才活到现在,但精神状态大不如前,经常呆呆地发愣。老师听说后,心疼不已,急切地要收养这只猫。

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翻看杂志,听到老师让我跟她一起去救猫,急忙赶了过去。

其实说起来,我对猫有感觉,也是通过老师对猫的善举才滋生的,若不是老师,也许到现在我还是那个见了小动物就躲得远远的路人。记得小时候,家里养猫养狗,都是带着功利心的,养狗是为了看家,养猫是为了捉老鼠。哪里像现在这样,把动物当成家里的一员来宠爱。那时候,我们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猫狗都是残羹剩饭的清理者。我们会拿着吃完粒的玉米棒逗它们,会把自行车骑得飞快遛它们,心情不好时会毫不犹豫地一脚把它们踹出老远。那时的动物也没脾气,不管你善待它还是虐待它,它们还是会老老实实地依恋着主人,毫无尊严可讲。也是,当时家里孩子多,吃不饱的大有人在,人名都被视为草芥,更何况它们。家家粮食都不宽裕,能把它们养大就属于仁义之举了,哪里像现在,善待它们已经到了尊重生命的高度。

后来加入老师的团队,才知道老师家里已经养了9只猫,不光每天给收养的猫买昂贵的猫粮、悉心喂养,还经常去公园喂流浪猫。老师家里养的猫,吃饭时排成队,谁也不会因为吃饭打架;它们都有名字,老师叫到谁,谁就会乐颠颠地跑到老师跟前来;它们还会在老师累了的时候给老师按摩。人与动物处成这样,真的很令人叹为观止。

一开始跟着老师去公园喂猫,我远远地躲着,心里总觉得不可思议。后来熟悉了,才发现猫真的有可爱之处。比如它们姿态优雅、它们团结友爱,它们还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启迪。这次跟老师一起来救猫,我的内心竟然滋生出焦急的情绪,这对于一向大咧咧的我来说真是转折性的变化。来到公园,曹师傅已经等在那里了。老师一把就把猫从曹师傅那里接了过来,我弯腰撑着笼子,以为老师会直接把猫塞进去。迟迟不见动静,抬头一看,却见老师正紧紧地抱着猫,一边安抚一边“宝贝宝贝”地叫着,鼻子里还有重音。我以为老师哭了,抬头看老师时,老师已经恢复了常态,不过抱猫的姿势没有变,亲热程度也没有减,见者均为这个场面动容。安抚了好长时间,老师才轻轻地把猫放进笼子里。回到家,仍然是经历了好长时间的安抚,老师才开始给它喂食。老师的细心、耐心和时时散发出来的母性光辉令我震撼不已。这是一只白色的长毛猫,眉心处和身上有几道长而有序的黄色条纹,特别漂亮。老师给它取名叫“彩霞”。彩霞不吃东西,对外界的一切都有抵触情绪。老师说,这个急不得,得慢慢适应。

第3天,我打电话问老师,彩霞怎么样了?老师说,凶得很,不让其他的猫靠近,第2天不吃东西,第3天才开始吃一点点。老师说,她家的猫特别有爱,最小的那只猫,远远地看着彩霞,一看彩霞看它,就俯下身子表示自己没有攻击性,等到彩霞放松了警惕,就慢慢地挪动到彩霞跟前,轻轻地把尾巴搭在彩霞身上。

我听了之后真的非常感动。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友谊如此纯真,这种场景不得不令人从内心深处滋生出爱来,这些经历,让我与猫也亲近起来。有时候老师带了猫粮去公园喂流浪猫,我也会抓起一把,一边唤着“咪咪”,一边把猫粮放到它们餐盘里。一开始可能我身上还带着令它们感觉生疏的气息,所以它们对我充满了戒备,等我放下猫粮,远远地走开了,它们才过来吃。后来次数多了,它们对我戒备消失了,一看见我过去,它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围过来了。它们吃饱了,还会在我腿旁蹭来蹭去,那种被接纳的感觉,真的很奇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不断进步,有爱心的人士越来越多,更多的人都加入到关注小动物的队伍中来了,如何与小动物和谐共处,为它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或者建造一个温暖的家,也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当然,我们也经常见到残害小动物的报道,比如偷杀狗狗、电鱼等现象,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升级,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会越来越和谐友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救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