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2-16 20:58:24

奶油小攀

    文\绍兴石油 虞楚妍

    我是绍兴人,从小生活在绍兴,儿时的一个爱好便是在狭窄的古街中走街串巷,寻找街边的美味。记得还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姐姐在一家糕点店买了一个“蛋糕”给我,这个蛋糕长的很特别,底下是个托盘,上面的奶油堆砌成鼓鼓的形状,如同雪山,零星沾着几颗白糖粒,雪白的奶霜上面有一层微微烤焦的栗色,光是看其造型就早已垂涎三尺了,一口扑咬下去甜甜的奶油糊了一脸。

    那是我第一次吃奶油小攀,上面的奶油经烤后奶香味愈发浓烈,含在嘴里像咀嚼着棉花糖般甜蜜。奶油下面是奶黄色的面糊,有股淡淡的蛋清味,最外层是一层脆脆的面皮烤制的外壳,要是在冰箱里冰镇一会,那味道就更加爽口了。味蕾遇此新事物便在记忆中留下了一种味道,这个味道一直留存于脑海中,伴我走过嘴馋的童年,度过身处异乡思念家乡的时刻。

    小攀的味道并不足以使人味觉惊艳,当你略感甜腻的时候便有奶糊以中和,让你觉得恰到好处,这恰似一句绍兴人最常说的话——“还好还好”。这个绍兴特有的街边小食由这座城市孕育而出,仿佛也饱含了似这个城市中庸的节奏。

    每当外地的朋友向我问起绍兴的美食时,我总是推荐奶油小攀,大家对于绍兴臭豆腐、梅干菜、茴香豆等小食已耳熟能详了,却很少听说过奶油小攀。看着朋友饶有兴致又一脸疑惑的样子,我总是解释说那就是“土蛋挞”!

    谁料这“土蛋挞”还有洋背景,是外来文化交融产生的舶来品:光绪二十九年,绍兴福康医院有一名欧洲的传教士,逢佳节倍念家乡,于是叫绍兴的老厨师根据他提供的配方研制出了这种具有绍兴特色的西点,并流传至今,“小攀”的名称也是音译而来。

    随着各种新式小吃的出现,传统美食受到冲击,儿时许多老手艺已经销声匿迹,只能模糊于记忆里。现在也只有在鲁迅故里那些老街或者是旅游点才能看到它们的踪影了。现代化的高楼林立间,仍保留着古老的石板路,拐角处有一家卖老式糕点的小店,布置都显得陈旧了,一块简陋的招牌上写着四个字:奶油小攀。没有叫卖声,但是许多老绍兴还是会踱步至此。虽然平时不常吃,可只要每次路过这个小食摊,都会忍不住驻足再买来一份尝。

    转眼间,曾经那群嬉笑打闹着,在小店门口买奶油小攀的小伙伴们都长大了,大家各奔东西,但很庆幸这个伴随童年的味道历经时间蹉跎依旧如故,成为我们共同的儿时记忆。每次吃奶油小攀的时候都会感觉自己仿佛又变回了孩子,那种单纯的喜欢与满足感是我脑海中弥足珍贵的最初记忆。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12-23 18:20:46

感谢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奶油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