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2-18 19:42:28

山水俱相逢

    文\浙江嘉兴石油分公司陈晖

    水以多种姿态出现在我们身边——它是空气的弥散,是溪水的低语,是云层的飘逸;它柔美,它千姿百态,张弛自如。山地造就它的跌宕起伏,平原和丘陵使它渊远流长。风吹走了它,它又会随着尘埃,再次降落到同一片土地上。

    而山,仿佛是与水完全不同的一个存在。它不会无时无刻肆意变换,也不会像水那般随遇而安。山有山的尊严,隐忍而沉默。

    这两者看似完全对立的,但倘若将它们揉在一起,却是意外的和谐。

    我去过桂林,去过张家界,那些地方是出了名的绿水青山。每每当我盘山而行,我发现两侧石子滚落的同时,山上潺潺的细水也跟着从土壤的缝隙里窸窸窣窣地淌过,仿佛是一袭锦缎上绣的丝线,若隐若现。而当我乘着一叶扁舟从江面上缓缓驶出时,碧波把我推向远方,两旁崔巍的山峰为我让出了道路,“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此刻我能够读懂诗人的胸怀了;心中的感慨犹如涟漪一样扩散至远方,撞到岸边又折回来,就这样在整个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来回荡漾。

    我出生于长江下游,不常见到极高的山峦;但由于丘陵众多,因而也造就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孕育了肥沃的土壤,使小山上的树林果林愈加葱翠浓密;而这里的水亦是第二个土壤,它哺育了鱼虾,孕育出莲子,养育着一方人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我童年习以为常的景象。此番山水,虽称不上壮丽,却带来了富庶和安康。

    不仅内陆如此,沿海亦然。太平洋中部的天然渔场,海水撞上了大陆架。它们这一撞,便撞了个满怀——撞出了鱼虾,撞出了暖流,撞出了岸边宜人的气候。从那以后,每个日出时分,一艘艘渔船从这里出发;日落之时,又满载而归。这也是山遇见水的故事——只不过山是沉寂在海底的山,水是汹涌而有力量的水。

    相反,倘若缺少了山和水,造就的景观终究是一种缺憾。

    大漠没有水,也没有山,故没有生机、没有色彩。变换的沙漠纹理看起来似乎像是生命,却终究不是生命。苏式园林,虽山水相衬,但山为假山,实际上仅仅只是一些受到了雕琢的石头;水为死水,囚禁在一方池塘内,仅靠几朵无力的荷花强撑着场面。它像是躲在家门里、上不了台面的小把戏,在江南文化的垄断下变得愈加自负;自己却也清楚是无法与外界真正的壮丽山河相媲美的。

    所以,山水相逢,或美,或富裕。空山无水,是一座未被唤醒的石像;大海无山,是一片望而生畏的前路迷茫。唯有山与水皆盘踞于此,才能刚柔并济,使美淋漓。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12-23 18:17:23

感谢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水俱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