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君 发表于 2019-12-28 20:26:57

过年情结

    文\扬子石化沈文

    当晶莹剔透的蜡梅含苞怒放,当冰清玉洁的水仙芬芳吐蕊之时,2020年的春节愈来愈近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九州方圆,普天同庆,举家团圆,和谐美满。每逢春节来临,在尽享浓郁节日欢乐氛围的同时,我的思绪常会追溯到难忘的童年时光。

    小时候,每当放了寒假,就翘首期盼着快快过年。因为过年不仅意味着又增长一岁,还能穿上新衣裳,拿到压岁钱,品尝到美味佳肴。

    除夕那天,一大清早,勤劳贤惠的母亲早早起床,生起炉火,张罗起丰盛的年夜饭。将早已阉好的咸鸡、咸肉和几天前就从菜场陆续买回的各种各样的蔬菜洗净,煎炸烧炖煮,厨房里便开始了“锅碗瓢盆交响曲”。临近中午,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在一旁当着小帮手的我禁不住有些垂涎三尺。春节里,除了母亲烧得最拿手的红烧鲢鱼,清新爽口的什样菜也是我们全家的最爱。

    年关将近,炸爆米花的生意就像炸炒米老爷爷烧得旺旺的炉火一样十分火爆。那时,虽不如现在生活富足,各种食品琳琅满目,零食也很单一,但年幼的我仍感到开心而满足。

    吃过午饭,我拿着箩筐和备好的大米、玉米,站在炸炒米的队伍里排起长队。约莫等了半个多钟头后,只听“砰”的一声,一锅热气腾腾的爆米花出炉了,我眼疾手快地收拾着这一丰收成果,兴高采烈地跑回家。

    傍晚时分,窗外纷纷扬扬飘舞起雪花,“瑞雪兆丰年”,伴着此起彼落的鞭炮声,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年夜饭,一边谈谈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和收获,寄予希望,表达祝福,盘点昨天,畅想未来。

    那年月,电视还没有普及到千家万户,除夕之夜,无法像如今这样欣赏央视春晚这一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但快乐的小伙伴们在父亲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跑到浦厂大门口看彩灯。那五颜六色的彩灯虽然无法与现在都市里的流光溢彩、姹紫嫣红相媲美,可在我幼小的心田里,它简单明朗,清晰温暖,照耀着我童年五彩的梦。

    冒着飞舞的雪花回到家,忙碌了一天的母亲还没有歇息,坐在灯下包着饺子。临睡前,我和姐姐从枕边拿出母亲亲手缝制的棉袄罩挂和藏青色裤子,穿在身上试试,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大年初一一大早,我们兄妹三人兴致勃勃地去大妈家拜年,这是咱家的一个老传统了。大妈为人热情爽朗,她家有四个女儿,做教师的母亲曾教过大姐和二姐。二姐叫桂萍,学习也很好,我们亲切地称她“萍姐”。年幼时,家境清贫,大妈一家人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照。我们两家相处得非常融洽,跟一家人似的。

    刚跨进那个熟悉的院落,一股喜气洋洋的气氛扑面而来,大妈一家人笑盈盈地把我们领进屋。大妈家收拾得很清爽,崭新的年画挂在屋中,透出祥和喜庆。更令人高兴的是,大妈家刚买了一台的黑白电视,我一边饶有兴致地观看曲艺、歌舞等节目,一边吃着平时吃不到的柿饼和精美糖果。

    看完电视,多才多艺的萍姐带着我们吹起她十分拿手的口琴,伴着悠扬的琴声,我的心里喜滋滋的,文艺的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萌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这时,慈祥可亲的大妈把我们叫到身边,往我们每个人的口袋里塞进一、两块压岁钱,钱虽微薄,但那确是一份心意和关爱啊!

    春节拜年,六合老家是必去的。爷爷奶奶住在六合新簧,舅舅舅妈在六合区城。沿着长长的青石板路,怀着激动喜悦的心情往小巷里走,多远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花生香味。

    推开房门,只见舅舅舅妈正手持铁铲,系着围裙,在小厨房炒着瓜子和花生。这是他们最拿手的手艺活,在六合区城也是远近闻名的。见我们兴高采烈地进屋来,舅妈笑盈盈地捧着刚出锅的瓜子花生,让我尝尝,啊,真香啊!真是脆香爽口,唇齿留香。

    春节期间,全家人欢聚一堂,一边品尝着香醇的瓜子花生,一边开心地唠着家常。热情爽朗的大姐还会领着我们几个小伙伴到街上逛逛。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欢乐祥和的节日景象让滁河岸边、文化底蕴深厚的六合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舅舅家门前种着一株蜡梅,院落收拾得很干净,还摆放着盆景花卉。二月春来早,春节欢乐多,屋前的蜡梅凌风傲雪,绽放枝头,散发着缕缕清香。

    春节凝结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和至爱亲情,宛如那清新淡雅的蜡梅,包含着多少思念和回味,一路芬芳,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

屈联西 发表于 2019-12-30 15:40:16

感谢明军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年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