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发表于 2010-8-20 18:17:39

【观察思考】崔利:“五子”管理法激活“休克鱼”——曲淑贤 孙建文 董朋

崔利:“五子”管理法激活“休克鱼”
【观察思考】■ 曲淑贤 孙建文 董朋    8月9日,在人头攒动的庆贺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创刊1000期的会场上,华北制药的领队张建国拉着一位优雅又略显柔弱的年轻女子来到笔者面前:“她叫崔利,是制剂分厂生产二部包装大组的组长,2008年全国医药行业优秀班组长。她的手下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号人马呢!她的班组管理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介绍内容的分量沉甸甸的,可笔者心中却在画着问号:这么弱小的身躯能有多大能量?于是,找了个会议间隙,笔者便走近崔利,听到她用“五子”管理法激活“休克鱼”的经过——   “我们的班组员工年龄跨度比较大,从刚入班组的80后到近退休年龄的老员工都有。结构也相对复杂,有正式工、合同工,还有‘钟点工’。前几年,老的倚老卖老,小的养尊处优,钟点工只为了守时好赚钱,投机取巧现象严重。整个班组犹如一盘散沙,就像一条‘休克鱼’,毫无生机,毫无斗志,工作效率低,工作总量难以完成。为了带好这个团队,激活这条‘休克鱼’,我采用的是:建格子、补空子、搜点子、找面子、拍板子的‘五子’管理法。如今,我们班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是我公司的先进班组,我也因此获得了许多荣誉,今年第一季度的‘功勋班组长’荣誉又给了我。”崔利向笔者介绍。建格子治疗“散沙症”。崔利说,他们的工作是按生产线计工作总量,在同一生产线上的员工之间的纵向关系链比较牢固,相互关系也比较和谐。而不同生产线间的员工横向关系链却总维持不好。一些员工就只关心自己生产线的工作量完成,其它生产线上的车坏了也毫不关心。于是,崔利便给员工们讲格子理论。让每名员工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方格中的结点,只有在横向与纵向都有相关连的紧密关系,才能使这个方格构建起来,才能不容易拉断。而只关心一条生产线,就会陷入追求一条线的误区,就像一条线很容易被抽出一样,这个团队很容易垮掉。在晓之以理后,又用制度约束。针对个别员工在别人的车坏掉后,找理由拒绝帮助别人的问题,颇费了一番脑筋找到了解决办法:满足拒绝帮助他人员工的要求,将这一行为记录在案。在此员工操纵的车出现故障时,其它生产线伸出援手后的工作量,将不会分配到该员工身上。此方法得到了员工的认可并写进了班组管理制度,很好地约束了员工间的横向关系。
    补空子治疗“取巧症”。任何一项制度都会有人钻空子,作为班组长,要及时补空子。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中班由原来的每小时2元提到了现在的每小时10元。一周工作统计下来发现,工资是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却降低了。问题出在哪儿?崔利仔细地查看相关记录发现,钟点工由原来的8小时工作到现在做了4小时就要走人。工作量的完成很明显要大打折扣。而个人的收益算下来,却比原来工作了8小时还划算。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又不违反劳动法?显然,简单的说教是不能解决问题了。她将上两年的工作总量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统计,之后取了月平均值作为月工作总量。而8小时作为满工作时间,将钟点工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两项同时纳入考核,及时补上了规章制度的空子。解决了钟点工投机取巧,钻规章制度空子的问题。这个考核制度,如今已在公司内部得到推广及应用。
    搜点子治疗“懈怠症”。针对员工工作懈怠的问题,崔利给“钟点工”的奖励与正式职工相同,只要有好点子,可操作,能实施,就给予正式工同样的待遇。将大红喜报帖到厂大门口去,奖品颁发出去。不只是搜点子,而且评季度的“文明之星”、月度的“生产之星”、周的“安全之星”等,也是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评比。只要评上,同样得喜报,获奖励。这一方案,解决了正式员工的优越感强,钟点工事出有因不关己的想法,这个班先后有王楠楠等8名员工获得了殊荣。由“钟点工”变成了三年期的“合同工”。这个公平奖励的点子,就是搜集上来的金点子之一。如今,这个评奖办法也在公司内部得到了推广。
    找面子治疗“卖老症”。爱面子是每一个员工都有的,尤其是老员工,他们往往因为面子问题,而不听从管理。崔利在给足员工面子的同时,让员工明白面子不能是别人给,是要自己去赢得。有一位老员工,不服从崔利的工作安排,还向她大声吼。她和颜悦色地把对方带到自己的办公室,认真听对方把话说完,把怒气发出来。等到对方停下来了,她才开口说话。可是,她没想到,只要她一开口,对方就再大声吼,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几次之后,她终于放下笑脸,严肃地说:“您说话时,我认真倾听,不管您说得对与不对。而我说话时,您一再打断,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您试想一下,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一个技术水平不高,工作量不够,宽容心又差的人,有谁愿意与之合作?又如何赢得众人的尊重?年龄不是让人尊重的充分理由,更不是充要条件。”经过崔利的批评教育,该员工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如何找回面子了。这件事儿后,该员工工作态度明显好转,工作业绩也节节攀升。
    拍板子治疗“躲避症”。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是能用软手段能达到管理的目的的,“拍板子”还是要使用的。由于本班组较大,工作面也比较广,在工作量比较大时,会有近百人的正式工和200多人的钟点工,临时调动人员到另一处工作的机会也会随时发生。而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借故头疼、肚子不舒服而不服从分配。躲避相对繁重或工作环境较差的有关劳动。崔利就用“先礼后兵”的方法“拍板子”管理。对有假条,有诊断的员工,会给予照顾,但是,被照顾人员在荣誉面前,一定要让步于任劳任怨,服从分配,肯于奉献而工作突出的人。
笔者感言:在中国转型、企业转型的今天,一个没有活力、没有激情、没有团队精神、没有战斗力的班组,就如一条“休克鱼”。如何把它激活,每一个优秀的班组长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有适合于自己班组实际的、比较科学的、针对相关病症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有“见招拆招”的机智;有胸怀大局的意识;有适应员工的规章制度。崔利就是其中之一。她能把“倚老卖老”的员工带成大哥哥、大姐姐;把只顾个人利益的员工,带成努力工作、注意协作的团队中的一员。企业的细胞,就是在他们这样的优秀班组长的管理下、领导下,越来越有活力,使得企业这个有机体越来越充满生机和力量。

马兵 发表于 2010-8-21 08:40:53

尊敬的夏老师您辛苦了!!!
热烈祝贺上稿的老师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察思考】崔利:“五子”管理法激活“休克鱼”——曲淑贤 孙建文 董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