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
文\管道公司曹吉祥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其名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还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随后为了纪念这一天,人们在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就有了熬制腊八粥的习俗,而腊八也就成了节日沿传下来。
腊八节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尽管腊八粥里的品种、熬制方法不一样,但主要配料都是以腊八里的“八”字,凑够米、豆、干果、花生、核桃仁、莲子、桂圆、肉丁8样食用材料,有的甚至更多,很多地方还在腊八粥里加进面条,各地风味独特。
国人如此钟情腊八粥,除食俗之外,也确很多健身营养功能。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而且这些都早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腊八节除喝腊八粥外,还有很多习俗。腊八节这天,华北大部分地区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腊八二十几天后,正值春节,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还有一些地方有腊八吃冰的习俗。就是腊八前一天,人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传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这是北京的一首歌谣。而其他地方也有谚语:“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其意思都是过了腊八就进入了年,人们置办年货的脚步不断加快,春节的喜庆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