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
文\管道公司曹吉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年儿,所以也叫扫尘、祭灶日。而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在我们中原地区,腊月二十三晚上要烙火烧(就是烙饼子)、祭灶王爷、放鞭炮……。
为什么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为汉族的祭灶日呢?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汉族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所以,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祭灶时,全家老小都要参加祭祀、磕头、行礼。
而浙江一带,祭灶日把怡糖拌上米粉做成元宝的形状,叫“糖元宝”。苏州送灶神,民间将松柏枝、石楠、冬青一起扎成小把,称“送灶柴”,沿街叫卖。当然,祭灶王爷是古代封建迷信流传下来的,早已被取消。而放鞭炮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要求越来越严,不少地方都推行了节日全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尽管现在过小年不祭灶王爷、不燃放鞭炮,但人们对过小年也很重视。不说别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扫尘,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剪窗花、贴对联也是小年要做的事。还有腊月二十三晚上烧饼店前门庭若市,前来买火烧的人排队似长龙,这些都充分说明人们对过小年很隆重。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苏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过完小年,人们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脚步明显加快。有谚语: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个鸡、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买黄酒、三十捏鼻(就是包饺子)、初一拜年行礼。这些虽然没有一定之规,但各地基本相同,充分显示着中华大地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感谢明军老师分享!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来访回帖!问好春节快乐!
页:
[1]